阿勒坦布拉格縣 (色楞格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勒坦布拉格(蒙古語:ᠠᠯᠲᠠᠨᠪᠤᠯᠠᠭ,西里爾字母:Алтанбулаг,「金泉」之意),又譯阿爾丹布拉克,是今天蒙古國色楞格省北部蒙俄邊境的一個縣。北面毗鄰俄羅斯布里亞特共和國恰克圖,南距烏蘭巴托上百公里。
阿勒坦布拉格縣 Алтанбулаг сум | |
---|---|
縣 | |
坐標:50°19′00″N 106°29′39″E | |
國家 | 蒙古國 |
省 | 色楞格省 |
建立 | 1730年 |
面積 | |
• 總計 | 2,100.30 平方公里(810.93 平方英里) |
人口(2022) | |
• 總計 | 4,680人 |
• 密度 | 2.23人/平方公里(5.77人/平方英里) |
氣候 | Dwb |
網站 | www |
阿勒坦布拉格在清朝時期的名字是買賣城(Наймаа хот),又稱南恰克圖(Өвөр Хиагт),歷史上曾是恰克圖商路上的重要據點。現位於阿勒坦布拉格自由貿易區(Алтанбулаг худалдааны чөлөөт бүс)內,是蒙古國和俄羅斯邊境貿易的重要城鎮。
歷史
清代屬土謝圖汗部中左翼末旗,曾是中俄邊境重鎮。1727年(雍正五年),中俄簽訂《布連斯奇條約》(《恰克圖條約》),中俄通商。根據條約規定,兩國以恰克圖河為界,河北恰克圖劃歸俄國。清朝於河南建新市鎮,作為中俄貿易地,故得名買賣城(蒙古語:ᠮᠠᠢᠮᠠᠢ
ᠬᠣᠲᠠ,西里爾字母:Наймаа хот;俄語:Маймачэ́н,羅馬化:Maymachén)。清廷派有理事司員[註 1]一員駐南恰克圖,相當於民國初年在恰克圖所設的民政員;帝俄在北面的俄屬恰克圖派駐有「郭米沙爾[註 2]衙門」,相當於中國的邊區鎮守使;與理藩院派駐的理事司員聯繫。凡運往恰克圖的貨物,出口時均予退稅;而運往俄境的貨物,入口時都要納稅。中國人前往俄國經商所用的護照,由「加古慶衙門」填發後,再由「郭米沙爾衙門」簽署,方能通行無阻。[1]
1921年2月11日,俄羅斯內戰期間,白俄恩琴的軍隊在日本關東軍的支持下攻入庫倫。中國北洋政府駐軍撤離庫倫,一部分返回內地,一部分在轉移到買賣城,準備再戰。3月18日,蒙古人民黨游擊隊在紅軍的支持下攻佔買賣城,逐走了中國駐軍,華商大批撤離。3月21日蒙古人民黨在此建立「蒙古人民政府」。之後蒙古人民軍在蘇俄支持下擊敗恩琴的軍隊,於1921年7月建立全國政權,是為外蒙古獨立的重要一步。
自由貿易區
2002年,蒙古議會通過了一項法律,阿勒坦布拉格成立了阿勒坦布拉格自由貿易區,是蒙古和俄羅斯進行外貿的重鎮。
相關條目
註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