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國古代行政區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閩縣是中國舊縣名,歷史上轄境大致為現今的福州市鼓樓區宣政街(今八一七路)、台江區中亭街、倉山區高蓋山以東側、晉安區和馬尾區全境、閩侯縣尚干鎮、青口鎮、祥謙鎮、長樂區和連江縣琯頭鎮的一部分。明朝初年後,長期隸屬於福建福州府,與侯官縣分轄福州府治,形成一府兩縣的局面。
隋朝開皇十二年(592年),原豐縣改稱閩縣。唐朝武德六年(623年)析閩縣置侯官縣、新寧縣、溫麻縣。武德八年(625年),廢侯官縣入閩縣。武周長安二年(702年),再分閩縣置侯官縣,元和三年(808年)再並侯官入閩縣,元和五年(810年),復析閩縣置侯官縣。咸通二年(861年),劃出閩縣和連江縣地置永泰縣[1]、永貞鎮(今羅源縣)。終唐一世,屬福州。
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即閩國時期,改閩縣為長樂縣,清泰二年(935年),長樂復名閩縣。後晉天福六年(941年),閩縣再改稱長樂縣,次年又復原名。北宋太平興國六年(981年),析閩縣9鄉置懷安縣。元朝時屬福州路,明朝初年屬福州府。
清朝,閩縣管轄12鄉、4坊、34里。清末撤鄉、里,建區,閩縣分為11區,與侯官縣分治今閩侯縣及福州城內區、南台區和下渡區。城內區又分為:北段(華林坊、錢塘巷一帶)、中段(鼓樓前一帶)、南段(南大街一帶)、東段(東街、旗汛口、法海寺一帶)、旗界段(東門大街、湯門大街、河西街、河東街一帶)五段。城內井樓門、湯門、東門、水部門、南門五城門均屬閩縣城內區管轄。南台區分南台、水部兩段。下渡區以藤山(倉前山)為首段,泛船浦以下為第二段,江邊一帶為第三段[2]。
民國元年(1912年),閩縣、侯官縣合併為閩侯府,民國二年(1913年)3月,改設為閩侯縣,閩縣建置從此取消[2][3]。
姓名 | 籍貫 | 出身 | 上任時間 | 備註 |
---|---|---|---|---|
徐名琦 | 浙江嘉興府海鹽縣 | 崇禎十三年第三甲進士 | 順治、康熙年間 | |
劉惠恆 | 江南常州府無錫縣 | 順治四年第三甲進士 | 順治、康熙年間 | |
楊本春 | 陝西同州府澄城縣 | 順治四年第三甲進士 | 順治、康熙年間 | |
盧繼光 | 奉天錦州府廣寧縣 | 順治、康熙年間 | ||
刑琮 | 山東 | 歲貢 | 順治、康熙年間 | |
周雍時 | 遼東 | 蔭生 | 順治、康熙年間 | |
牟文龍 | 奉天錦州府 | 貢生 | 順治、康熙年間 | |
侯七乘 | 山西平陽府汾西縣 | 順治十五年第三甲進士 | 順治、康熙年間 | |
鞠維謙 | 直隸永平府灤州 | 舉人 | 康熙年間 | |
祖寅亮 | 四川寧遠府 | 康熙年間 | ||
許岱 | 奉天遼陽州 | 康熙年間 | ||
狄公梁 | 陝西同州府郃陽縣 | 舉人 | 康熙年間 | |
趙增 | 山東兗州府東平州汶上縣 | 順治十六年第三甲進士 | 康熙年間 | |
和鳴喤 | 奉天 | 舉人 | 康熙年間 | |
吳琇 | 江蘇江寧府溧陽縣 | 康熙十八年第三甲進士 | 康熙年間 | |
李中素 | 湖北黃州府麻城縣 | 貢生 | 康熙三十二年 | |
郭世昌 | 直隸宣化府赤城縣 | 舉人 | 康熙三十四年 | |
王大用 | 直隸順天府大興縣 | 監生 | 康熙三十五年 | |
和氏璽 | 直隸廣平府永年縣 | 康熙三十年第三甲進士 | 康熙三十六年 | |
任謙 | 直隸河間府景州故城縣 | 康熙三十三年第三甲進士 | 康熙四十年 | |
張磐基 | 山東濟南府武定州 | 康熙三十三年第三甲進士 | 康熙四十二年 | |
王崧 | 江西臨江府峽江縣 | 舉人 | 康熙四十四年 | |
張兆鳳 | 浙江嚴州府分水縣 | 拔貢 | 康熙五十年 | |
于翰翊 | 正黃旗漢軍 | 貢生 | 康熙五十八年 | |
于沛 | 四川順慶府營山縣 | 監生 | 雍正元年 | |
張琳 | 鑲紅旗漢軍 | 生員 | 雍正六年 | |
張堂 | 直隸保定府清苑縣 | 舉人 | 雍正九年 | |
王裕璸 | 浙江紹興府山陰縣 | 監生 | 雍正十一年 | |
戴夢奎 | 浙江金華府蘭谿縣 | 雍正八年第三甲進士 | 雍正十三年 | |
劉辰駿 | 江蘇常州府武進縣 | 生員 | 乾隆元年 | |
王裕璸 | — | — | 乾隆五年 | 再任 |
范從徹 | 浙江寧波府鄞縣 | 乾隆八年 | ||
何衢 | 四川保寧府廣元縣 | 舉人 | 乾隆八年 | |
李芬 | 正白旗漢軍[a] | 舉人 | 乾隆九年 | |
吳至慎 | 江蘇蘇州府震澤縣 | 舉人 | 乾隆十三年 | |
于從濂 | 江西南康府星子縣 | 乾隆十三年第三甲進士 | 乾隆十六年 | |
熊定猷 | 江西瑞州府高安縣 | 拔貢 | 乾隆十八年 | |
夏瑚 | 浙江杭州府仁和縣 | 監生 | 乾隆二十年 | |
祁烺 | 浙江杭州府仁和縣 | 舉人 | 乾隆二十三年 | |
李浚源 | 浙江紹興府山陰縣 | 舉人 | 乾隆二十六年 | |
胡建偉 | 廣東廣州府三水縣 | 乾隆四年第三甲進士 | 乾隆二十九年 | |
宋應麟 | 浙江湖州府歸安縣 | 舉人 | 乾隆二十九年 | |
王潤 | 江蘇蘇州府元和縣 | 貢生 | 乾隆三十四年 | |
孔繼炘 | 山東兗州府曲阜縣 | 乾隆三十四年 | ||
張朝縉 | 江蘇通州如皋縣 | 監生 | 乾隆三十八年 | |
陸惇宗 | 江蘇松江府婁縣 | 舉人 | 乾隆四十年 | |
焦長發 | 直隸定州曲陽縣 | 乾隆三十七年第三甲進士 | 乾隆四十三年 | |
沈世駿 | 浙江杭州府海寧州 | 舉人 | 乾隆四十五年 | |
楊希炯 | 正黃旗滿洲 | 舉人 | 乾隆四十八年 | |
李堂 | 直隸易州 | 舉人 | 乾隆五十三年 | |
吉壽 | 鑲白旗滿洲 | 舉人 | 乾隆五十五年 | |
王紹蘭 | 浙江紹興府蕭山縣 | 乾隆五十八年第三甲進士 | 嘉慶二年 | |
葉紹棻 | 浙江湖州府歸安縣 | 舉人 | 嘉慶六年 | |
言尚焜 | 江蘇蘇州府常熟縣 | 舉人 | 嘉慶十三年 | |
鄧傳安 | 江西饒州府浮梁縣 | 嘉慶十年第三甲進士 | 道光元年 | |
張騰 | 山東濟南府歷城縣 | 拔貢 | 道光三年 | |
陸我嵩 | 江蘇松江府青浦縣 | 道光二年第二甲進士 | 道光五年 | |
任沈鍇 | 浙江紹興府蕭山縣 | 監生 | 道光八年 | |
陳銧 | 湖南永州府祁陽縣 | 監生 | 道光八年 | |
袁曦業 | 山東濟南府長山縣 | 監生 | 道光十三年 | |
張光第 | 河南開封府祥符縣 | 舉人 | 道光十五年 | |
閻炘 | 河南開封府新鄭縣 | 嘉慶二十五年第三甲進士 | 道光十七年 | |
褚登 | 江蘇常州府靖江縣 | 道光三年第二甲進士 | 道光二十一年 | |
王江 | 浙江紹興府山陰縣 | 道光二十四年 | [b] | |
張映斗 | 山東武定府海豐縣 | 舉人 | 道光年間 | [c] |
蘇鏊 | 雲南雲南府晉寧州 | 嘉慶十九年第三甲進士 | 道光年間 | |
黃宅中 | 山西保德州河曲縣 | 道光二年第二甲進士 | 道光年間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