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北游擊區是南方三年游擊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閩北和贛東北地區建立的一個游擊區。
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剿」鬥爭失敗,中央紅軍被迫長征。閩北革命根據地失去依託,形勢日趨緊張。1935年1月5日,以黃道為書記的中共閩北分區委率領部隊和黨政機關撤出大安(今屬福建省武夷山市)[1]。次日,國民黨軍隊進入大安街,炸死炸傷500餘人。2月,閩北分區委決定將紅58團、閩北獨立團、西南獨立團等部整編為閩北獨立師,黃立貴任師長,盧文卿任政委,下轄3個團,共約2000人。閩北獨立師成立後,在崇安、浦城、資溪、光澤和邵武一帶活動。分區黨委和軍分區機關向江西轉移,至鉛山東坑時,分區司令員李德勝叛變投敵,分區委書記黃道率領機關、部隊連夜冒雨向桐木關方向轉移,在桐木關外三港同吳先喜率領的西南獨立團會合。分區委、分區蘇維埃和軍分區等機關合併組成軍分區司令部,吳先喜任司令員,精簡的人員編入武裝部隊。3月,國軍對閩北蘇區發動「清剿」。為打破「清剿」,黃立貴率領獨立師第1團到建(甌)松(溪)政(和)地區開展游擊戰,不久又回師崇安;獨立師主力則分散在崇安、建陽、邵武、光澤、資溪、廣豐等縣,在武夷山區進行游擊戰。7月,獨立師第2團翻越崇安寮竹關,在金鐘山伏擊國軍1個營,殲滅2個連,俘虜80餘人。8月,中共閩北分區委召開擴大會議,確定軍事上內線作戰與外線作戰相結合,建立新游擊區的方針;政治上允許「白皮紅心」的做法,爭取保甲長和大刀會的支持;經濟上停止「打土豪分田地」,改為籌款、減租減息。會後,獨立師分三路向外線突擊。國軍隨即組織優勢兵力「追剿」。11月,閩北獨立師主力在上饒縣甘溪附近的伏擊戰中殲滅國軍200餘人,繳槍200餘支。在此期間,挺進閩東北的閩北獨立師部隊,在當地大刀會武裝配合下,殲滅國軍2個營。到1936年春,建立了以建甌迪口為中心,包括建甌、松溪、政和、古田一帶縱橫50公里的游擊根據地,部隊擴大到2000餘人。
1936年1月底,中共閩北分區委命令黃立貴率領閩北獨立師第1團主力從建陽出發,進軍閩東。2月,黃立貴部在與尾追的國軍新編第11師周旋中,於建陽界首鎮附近殲其500餘人,並擊傷其師長,迫使該師停止追擊。隨後,又在屏南上樓村衝破國軍第56、第11師的包圍,殲其1個營和2個連。同月,抵達閩浙邊界的洞宮山地區,與在當地活動的閩東獨立師會合,打通了閩北、閩東兩個游擊區的聯繫。4月,中共閩北分區委同閩東特委舉行聯席會議,成立中共閩贛省委,黃道任書記。但閩北、閩東獨立師仍分別在各自的地區獨立活動。閩贛省委將原閩北分區委所轄地域劃分為4個游擊分區,獨立師下屬3個團改編為4個縱隊。至1936年底,閩北游擊區擴大到東起松溪、政和、古田,南至順昌、將樂、泰寧,西到資溪、貴溪,北到信江的10餘個縣,游擊隊發展到6個縱隊,共3000餘人[2]。
1937年初,國軍派遣4個多師和1個保安團向閩北游擊區進攻,部分游擊分區集中兵力抵抗,損失較大。2月,獨立師第4縱隊在光澤北部柴家村被國軍第52師包圍,閩北軍分區司令員吳先喜陣亡,部隊傷亡很大。第1縱隊在抗擊國軍進攻中也遭受很大損失。閩贛省委遂命令各游擊分區的部隊轉入山區分散隱蔽活動。獨立師師長黃立貴率領1個營在邵武、順昌、建寧、泰寧一帶活動,被國軍第76師2個團圍堵,於是該營分散以排為單位活動。黃立貴率1個排轉移近2個月,仍未甩掉敵人;7月13日,被圍困於邵武梧桐際村,突圍時黃立貴戰死。閩贛省委轉移至光澤與建陽邊界的豬母崗高山上,被第75、第76師圍困達2個多月,直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蔣介石將進攻閩北的第3、第75、第76師調走,形勢才逐漸好轉。
1937年9月,閩贛省委與國民黨當局進行談判,達成停戰協議。但國軍仍在崇安、建陽、邵武一線繼續對游擊隊進行封鎖和進攻。閩北獨立師進行還擊,迫使國軍停止進攻。此時,閩北紅軍尚存800餘人,改編為閩贛邊抗日義勇軍;後來,又整編為新四軍第3支隊第5團,開赴皖南[3]。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