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臺灣雜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鏡週刊》(英語:Mirror Media)是台灣的綜合性繁體中文雜誌,於2016年10月5日創刊,由台灣《壹週刊》前社長、總編輯裴偉出任社長,陳志峻擔任副社長,廖志成擔任總編輯。《鏡週刊》每週三超商上架,如遇重大事件則提前至週二出刊。該雜誌的出版商精鏡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英語:Mirror Media Co., Ltd.)是一家臺灣新聞媒體公司,簡稱為精鏡傳媒或鏡傳媒,由董事長裴偉等人於2016年創立,總部設於台北市內湖區,該企業旗下尚有「鏡電視」、「鏡文學」、「鏡好聽」、「鏡采創意」等品牌。
精鏡傳媒股份有限公登記資本額為新臺幣16億元,實收資本額則為5億6,500萬元。董事長由裴偉出任[1],董事名單還有黃麟翔、鄭智仁,監事則為張世明,但除了裴偉名下有持股外,其餘董監事名下皆無持股。
2016年9月26日,前立法委員謝國樑宣佈因「理念、路線的差異」退出《鏡週刊》經營團隊[2];10月5日,《鏡週刊》創刊號上市[3]。2017年4月,智慧財產暨出版公司「鏡文學」成立。2021年1月19日,「鏡文學」旗下「鏡好聽」開台[4];同年5月,《鏡週刊》與「鏡電視」兩事業體切割,以化解後者為前者影音版及其狗仔形象等疑慮,「鏡電視」原董事長《鏡週刊》社長裴偉,變更為前立委、大眾銀行董事長陳建平,重新送件NCC審查。[5]。
2022年1月19日,NCC決議以多項附帶條款、行政指導及保留廢止權之下,通過《鏡電視新聞台》申請案許可,成為近10年來首家獲准新設的衛星新聞頻道。該台預計獲准後3個月至6個月之後,也就是預計2022年年中開播。[6]
年份 | 獎項 | 報導作品 | 結果 |
---|---|---|---|
2021年 | 台灣新聞攝影大賽 | ||
政府殺了我的稻 台灣農業缺水危機 | 新聞人物優選 | ||
愛是我們仨 | 肖像類第二名 | ||
無期的歸期 香港流亡世代在台灣 | 肖像類第三名 | ||
二次遷村的人 消失的紅毛港與即將消失的大林蒲 | 自然環境與科技類第三名 | ||
被偷走的人生 周子飛囚籠去來四十年 | 網絡影音新聞專題類第二名 | ||
人權新聞獎 | 從「沒有臉孔的人」到「沒有聲音的人」系列:香港抗爭者群像,與國安法落地後港人群像追蹤報導 | 解釋性特寫大獎 | |
國家的囚徒:中國709大抓捕案律師王全璋 | 突發新聞優異獎 | ||
血染奴工船 | 調查專題優異獎 | ||
JIA銀響力新聞獎 | 鏡相人間:跟你一起變老真的會幸福嗎?談老老照護 | 年度最具影響力新聞獎 | |
卓越新聞獎 | 石木欽案及銀行員之死事件調查報導 | 調查報導獎 | |
寂聲終章-暖化與末日災難的先知 | 新聞敘事創新獎 | ||
2020年 | 卓越新聞獎 | 國家的囚徒:中國709大抓捕案律師王全璋 | 國際新聞獎 |
台灣冤獄平反協會 | 撕不掉的殺人標籤:我們曾被誤認為兇案嫌犯 | 深度報導佳作獎 | |
2019年 | 台灣新聞攝影大賽 | 隱形工時會殺人 | 年度最佳照片 |
肖像類第一名 | |||
泰山回家了 一代球星張泰山的故事 | 體育新聞類第一名 | ||
刺客餘生 1970年刺蔣案後來怎麼了 | 肖像類第二名 | ||
滑手機的自由 陳水扁 | 肖像類第三名 | ||
抓狂里長奮鬥記 台南市長高票落選人陳永和 | 肖像類優選 | ||
帶妳去看一片風景 | 系列照片優選 | ||
超現實巨嬰 謝春德 | 藝術文化與娛樂新聞類優選 | ||
2018年 | 亞洲卓越新聞獎 | 一起回家:原住民傳統領域在吵什麼? | 榮譽解釋性報導獎 |
卓越新聞獎 | 異鄉安魂曲-越南移工阮國非之死 | 系列新聞攝影首獎 | |
2017年 | 卓越新聞獎 | 一個人的革命 | 單張攝影首獎 |
吳舜文新聞獎 | 一個人的革命 | 單張新聞攝影首獎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