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門 (臺南市)

是座臺南府城的大西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鎮海門 (臺南市)map

22.9960526°N 120.1995945°E / 22.9960526; 120.1995945

快速預覽 臺灣府城大西門(鎮海門), 類型 ...
臺灣府城大西門(鎮海門)
臺南市民權路西門路
Thumb
類型城門
設施資訊
控制者清朝大清帝國(1874-1895)
現狀不存
歷史
建於雍正元年(1723年)
拆卸明治40年(1907年)
關閉

鎮海門,又稱臺灣府城大西門,是清朝臺灣府城的14座城門之一,建於1723年,原位在今西羅殿廟址,1788年林爽文事件之後,清廷意識到城防的重要性,於1791年將大西門東移至宮後街(今西門民權路口)。明治35年(1902年)展開較大規模的城垣拆除行動,首先拆除今成功路至民生路段的西門段城垣及大西門,用以開闢火車站到安平的通道。臺南廳山形脩人認為剩餘的一座城門置於十字路口造成交通不便,於是上陳總督府,於1907年遭到拆除。[1]

大西門為當時的官民從臺江內海進出府城的主要出入口,在大西門南側有五條港之一的南河港道;而城門外直通外宮後街、水仙宮接官亭;城門內則可通達大東門,形成臺灣府城東西向的主要軸線。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