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級,也稱為鍵序,為成鍵軌道中的電子數與反鍵軌道中的電子數之差的一半。 兩個碳原子之間的sp3成鍵 其數學式可表示為: b = n − n ′ 2 {\displaystyle b={\frac {n-n'}{2}}} 其中: b {\displaystyle b} 為鍵級(bond order) n {\displaystyle n} 為成鍵軌道(bonding orbital)中的電子數目 n ′ {\displaystyle n'} 為反鍵軌道(antibonding orbital)中的電子數目 例如: H2、HF的鍵序是1; O3的鍵序是1.5; O2的鍵序是2; N2、CO的鍵序是3。 少數的過渡金屬可產生鍵序為4(四重鍵)、5(五重鍵)、6(六重鍵)的化合物,但相當少見。 特點 對於鍵級小於4的大多數分子而言,鍵級越大,分子越穩定。鍵級等於零時,說明分子能量與形成分子的原子系統的能量相同,即淨成鍵作用沒有發生,因此無法形成分子。[1] 參見 鍵長 鍵能 鍵偶極矩 分子軌道理論 參考文獻 [1]章偉光 (編). §3.3.3. 无机化学 第一版.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5年7月: P60. ISBN 978-7-03-032273-9. 這是一篇與化學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閱論編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