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FB族引擎乃由日本鈴木公司1961年10月至1987年11月之間開發、製造的全鋁製二衝程引擎,用以搭載輕型車上。此族引擎常因不同車款的底盤代號衍生不同的名稱,直到1970年前期鈴木公司才統一了引擎命名方式。
FB型
排氣量359c.c.的FB型為氣冷式、單化油器、直列二缸之佈局,缸徑61.0mm、行程61.5mm,,壓縮比6.0:1,最大馬力為21ps / 5,500rpm、扭力峰值3.2kg·m / 3,700mm。1965年6月隨着鈴木Carry改款,LC20型引擎運用了新開發的CCI分離潤滑技術(Cylinder Crankshaft Injection之縮寫):機油泵採「一進多出」的設計,同時可將機油打入氣缸和曲軸達到潤滑效果[1]。1966年第三代Carry上市,LC30型改為橫置式。為此啟動器與發電機併成一組,直接置於曲軸前方。
1969年第四代Carry問世,亞型L40型引擎非但配置針閥、三國30 PHD型化油器[2],馬力也更為提升至25ps / 6,000rpm。此外,這具亞型LC40型亦搭載於第一代鈴木Jimny。1971年元月原廠發表全新CCIS分離潤滑技術(Cylinder Crank Injection and Selmix)[3],使得馬力提高至27ps / 6,000rpm、扭力峰值36N·m / 5,000rpm。亞型LC40型不包含變速系統的重量僅有50公斤,1971年4月開始也搭載於第四代Carry。1972年8月當第五代Carry問世時改成水冷式L50型引擎,故氣冷式的FB型引擎不再生產。車型:
- 1961年-1965年:第一代鈴木Suzulight Carry FB/FBD
- 1965年-1969年:第二代鈴木Suzulight Carry L20/L21
- 1966年-1969年:第三代鈴木Carry L30/L31
- 1969年-1972年:第四代鈴木Carry L40/L41
- 1970年-1972年:第一代鈴木Jimny LJ10
FE型
1963年原廠推出前置前驅版的第二代鈴木Suzulight廂型車,其搭載的引擎命名為FE型,採取直列二缸強制氣冷式二衝程之佈局。排氣量為359c.c.,缸徑61.0mm、衝程61.5mm、壓縮比6.4:1。最大的改良在於鈴木開發的SELMIX分離潤滑技術(セルミックス),最大馬力21ps / 5,000rpm。另外有一亞型命名為FEB型,並未具備SELMIX分離潤滑技術。1965年10月最大馬力22ps / 5,000rpm、最大扭力3.1kg·m / 3,500rpm的新亞型引擎出現,運用新開發的CCI分離潤滑技術(Cylinder Crankshaft Injection)。
1963年5月舉辦的第1屆日本大獎賽C-1級比賽中,賽車手望月修及隊友藤田晴久駕着鈴木Fronte FEA分別奪下第1、2名[4];與駕着速霸陸360的第3名村岡三郎相差近1分鐘。車型:
- 1963年-1969年:第二代鈴木Suzulight FE/FEB/FE2/FE3
- 1963年-1967年:第一代鈴木Fronte FEA
L50型
排氣量同為359c.c.的L50型出現在1972年5月問世的鈴木Jimny,不同的是自氣冷式改成水冷式,而缸徑為61.0mm、衝程為61.5mm。最大馬力提升到28ps / 5,500rpm、峰值扭力3.7kg·m / 5,000rpm;1974年5月曾微調,最大馬力降至26ps / 5,500rpm;1975年12月原廠開發出符合更嚴格廢氣排放標準的版本,但是最大馬力降至25ps / 5,500rpm,最大扭力改為3.8kg·m / 4,500rpm;同時這個版本的引擎也是為了1975年2月1日日本市場引進無鉛汽油做準備[5]。1976年1月日本實施輕型車規格改制,放寬引擎排氣量至550c.c.,所以L50型到同年7月正式停產,改以LJ50型取代。車型:
- 1972年-1976年:第五代鈴木Carry L50/L50V
- 1972年-1973年:第二代鈴木Fronte Van LS20
- 1973年-1976年:第四代鈴木Fronte Hatch LS30
- 1972年-1976年:第一代鈴木Jimny LJ20
L60型
排氣量446c.c.、水冷式設計的L60型引擎之產量十分稀少,且專門用於外銷。缸徑為68.0mm,行程則是61.5mm,可輸出最大馬力29hp / 5,500rpm、扭力峰值4.0kg·m / 5,000rpm。車型:
- 1975年-1976年:第五代鈴木Carry L60/L61/L60V
LJ50型
排氣量539c.c.、水冷式直列三缸、二衝程設計的LJ50型引擎算是L50型的昇級版,其缸徑61.0mm、行程61.5mm、壓縮比6.0:1,仍運用CCI分離潤滑技術,搭配VCI 30-25型化油器後的馬力輸出分成:
- 外銷版:最大馬力33hp / 5,500rpm、最大扭力5.85kg·m / 3,500rpm[6]。
- 日規版:最大馬力28ps / 4,500rpm、最大扭力5.3kg·m / 3,000rpm。
車型則有:
- 1975年-1981年:第一代鈴木Jimny 55 SJ10/LJ50/LJ50V
- 1976年:第六代鈴木Carry 55 ST10/ST11
- 1976年-1979年:第六代鈴木Carry Wide ST20
- 1976年-1979年:第四代鈴木Fronte Hatch55 SH10
- 1979年-1980年:第七代鈴木Carry ST30/ST31
- 1981年-1987年:第二代鈴木Jimny SJ30
- 1985年-1986年:第八代鈴木Carry DA81T
T5系
1976年元月1日日本當局頒佈新的輕型車規格,原廠開發出能對應更嚴格的廢氣排放標準的T5A型引擎,所有的機械規格參數與LJ50型相同,可輸出最大馬力28ps / 5,000rpm、扭力峰值5.3kg·m / 3,000rpm。為了順利通過昭和53年度廢氣排放標準,原廠採用「TC-53二段觸媒裝置[7]」,配置雙重蜂巢結構的酸化觸媒,以氣壓泵二次供應空氣,以淨化二衝程引擎的尾氣[8]。車型:
- 1977年-1979年:第四代鈴木Fronte7-S SS20
- 1977年-1982年:第一代鈴木Cervo SS20
1979年5月T5B型問世,跟T5A型的差異在於T5B型為前置前驅,T5A型則是後置後驅;而且T5B型之最大馬力28ps / 5,500rpm(扭力峰值不變)。不過,1981年起T5B型便停產。車型:
- 1979年-1981年:第一代鈴木Alto SS30V
- 1979年-1981年:第五代鈴木Fronte SS30S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