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越節三日慶典基督教教會年曆的一個節期,從聖週星期四基督受難日守夜禮)[1][2]開始,至復活主日晚禱結束[1]基督徒以這個節期紀念福音書中記載的耶穌基督受難被葬復活[3],因而被天主教會視為基督徒禮儀生活的高峰。

「基督為門徒洗腳」Meister des Hausbuches1475年作(柏林畫廊

在羅馬公教會,自從教宗庇護十二世的1955年禮儀改革以來,逾越節三日慶典(包括復活主日)成為一個獨立的禮儀節期,不再是四旬期(又稱大齋期、預苦期)的一部份。改革之後的禮儀比改革前推延了十二小時。1955年之前,主的晚餐彌撒和復活節守夜禮都是在星期四和星期六的早上舉行,而聖週和四旬期是在復活主日前完結。主的晚餐彌撒的《光榮頌》後,教會鐘鈴會寂靜,管風琴也不會使用[4]。羅馬公教會禁止信徒在逾越三日慶典期間結婚,如同四旬期一樣。信義宗同樣呼籲信徒不要在聖週和三日慶典期間結婚。

聖週星期四

聖週星期四(又稱濯足節、誡命星期四、設立聖餐日)記念耶穌基督與門徒共晉最後晚餐,餐前為門徒洗腳。耶穌基督透過最後晚餐設立聖餐,吩咐門徒要記念他。

羅馬公教會,舉行主的晚餐彌撒期間,會在《光榮頌》時鳴響鐘鈴和以管風琴奏樂,然後鐘鈴和管風琴會停止使用,直至復活守夜禮的《光榮頌》才重新使用[2]。講道後會舉行洗腳禮[2][5]。彌撒以安奉祝聖聖體聖體壇結束[2],教會鼓勵信徒瞻仰聖體,在午夜後則不宜有外在莊嚴。羅馬教會使用白色為主的晚餐彌撒的禮儀顏色[6]

1955年以前的羅馬禮中,主的晚餐彌撒沒有洗腳禮,洗腳禮在其後的一個儀式進行。彌撒以除設聖壇擺設結束,即把聖壇上(除聖體壇外)的所有擺設移除,但留下十字架和蠟燭。1955年的改革後,聖壇上的擺設會在彌撒後不設儀式移除。

在一些新教宗派,三日慶典以聖週星期四晚間的崇拜開始[7]。信義宗使用的禮儀顏色是白色或紫色,聖公宗則使用白色,其他改革宗派使用白色或金色。[8][9]

基督受難日

Thumb
試觀此人」Antonio Ciseri19世紀作

在基督受難日,基督徒回顧耶穌基督的受難和死亡。

在羅馬公教會、信義宗、聖公會,會展示一個十字架或十架苦像(不一定是在聖壇附近的那一個)。[10]1955年之前,羅馬公教會在受難日崇拜後,不設禮儀地展示苦像。

羅馬公教會的儀儀中,司祭傳統地會在開始崇拜時在聖壇俯伏。基督受難日不舉行彌撒,紀念救主受難時分發的聖體寶血是在前一日祝聖的。因此,這在1955年之前稱為「預先聖化彌撒」。羅馬公教也會按地方習俗,在四旬期的最後兩週將聖人畫像覆蓋,畫像的照明燈仍然亮着。也會將可移動的十架苦像藏起,將不可移動的十架苦像覆蓋,直至受難崇拜後[11]。天主教徒通常會以親吻苦像上的耶穌的腳以表敬意。

在聖公宗,當日不唸祝聖禱文,而會分發保存的餅和酒。聖公會則通常使用十字架而非苦像,信徒也會觸摸或親吻十字架。

不同傳統使用不同的禮儀顏色裝置,包括;無顏色、紅色和黑色。羅馬公教以紅色象徵耶穌基督的寶血,但是1970年前的羅馬禮文書中,司祭穿着黑色袍,在聖餐時換上紫色袍。聖公宗崇拜使用黑色。在美國循道公會,受難日的顏色是黑色[12]

聖週星期六

聖週星期六記念耶穌基督在墳墓裏。

羅馬公教不會在日間舉行彌撒。在聖公宗崇拜中,聖週星期六不唸祝聖禱文,也不分發保存起來的餅酒,而會進行經課和禱告。

復活主日

Thumb
「基督復活」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15世紀作

聖週星期六入夜後,或復活主日天亮前會舉行守夜禮,慶祝耶穌復活。羅馬公教和聖公宗的很多細節相同。

復活守夜禮開始時,舉行黑暗光明儀式。逾越蠟燭(象徵基督從死裏復活)以復活節新火燃點[13];莊嚴進堂禮以逾越蠟燭來到聖壇前;所有人進堂後,會進行復活節歡呼

復活節歡呼後,所有人坐下,聆聽舊約聖經的七段經課和七首詩篇(聖詠),必須頌讀最少三段經課和相關詩篇,而其中必定包括《出埃及記》(出谷紀)記載的第一次逾越節。經課的數目由司祭決定[14][15][16]。這些經課自創世以來,回顧以色列人受奴役的歷史。聖公宗的崇拜經課可以從九段舊約經文中選取,最少選讀兩段,而必定包括以色列人渡過紅海。

羅馬公教舉行彌撒時,教堂鐘鈴和管風琴歷經兩日的寂靜後,會在《光榮頌》時重新響起[17]。若燈光在開始時熄滅,則在《光榮頌》時亮起。祝聖時,會以逾越蠟燭祝福領洗池。誦讀福音前會頌唱大哈利路亞,哈利路亞自四旬期以來首次使用。

入門信徒完成訓練後接受入門聖事洗禮堅振禮聖餐禮)。羅馬公教和聖公宗會在復活守夜禮舉行聖洗禮。

若果雕像和畫像在四旬期最後兩週覆蓋,則在復活守夜崇拜前不設儀式地展示。在1962年禮文,則在復活守夜彌撒的光榮頌時展示。

這日的禮儀顏色是白色,有時連同金色,很多堂區使用白色和黃色的鮮花。復活節彌撒在當日不停舉行,內容跟復活守夜禮相似。

參見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