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爾伯恩
美國密西根州的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迪爾伯恩(英語:Dearborn)是位於美國密芝根州韋恩縣的城市,屬於大底特律地區的一部分。迪爾伯恩是密芝根州第八大城市,擁有約98,000人口。該城市是亨利·福特的家鄉和福特汽車的全球總部,並且是密芝根大學迪爾伯恩分校和亨利·福特學院所在地。迪爾伯恩是密芝根州旅遊的重點,亨利·福特園區是美國最大的室內和室外美國歷史博物館和綜合娛樂設施,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亨利·福特博物館和Greenfield村。
迪爾伯恩 Dearborn | |
---|---|
城市 | |
迪爾伯恩市全景 亨利·福特博物館 市政廳大廈 福特世界中心 費爾萊恩 美國伊斯蘭中心 | |
格言:Home Town of Henry Ford[1] | |
![]() 在縣內和州內的位置 | |
坐標:42°18′52″N 83°12′48″W | |
國家 | ![]() |
州 | ![]() |
縣 | 韋恩縣 |
設立 | 1786年 |
建制 | 1893年 1927年 (設市) | (設村)
政府 | |
• 類型 | 市長-議會制政府 |
• 市長 | Abdullah Hammoud (![]() |
面積[2] | |
• 城市 | 24.52 平方英里(63.49 平方公里) |
• 陸地 | 24.25 平方英里(62.80 平方公里) |
• 水域 | 0.27 平方英里(0.69 平方公里) |
海拔 | 591 英尺(180 公尺) |
人口(2020年) | |
• 城市 | 109,976人 |
• 密度 | 4,535.65人/平方英里(1,751.25人/平方公里) |
• 都會區 | 4,285,832人 |
時區 | EST(UTC−5) |
• 夏時制 | EDT(UTC−4) |
郵政編碼 | 48120, 48121, 48123, 48124, 48126, 48128 |
電話區號 | 313 |
FIPS代碼 | 26-21000 |
GNIS ID | 0624432[3] |
網站 | cityofdearborn |
迪爾伯恩的人口包括30,000阿拉伯裔美國人[4][5][6],是美國第二大的阿拉伯人聚居地 (紐約有將近70,000人)。阿拉伯人首先是為了在附近的汽車公司上班而在此定居。2005年1月,一個新的阿拉伯裔美國人國家博物館在這大的定居點建成。該市也是美國伊斯蘭中心的本部,這裏有北美最大的清真寺迪爾伯恩清真寺。因為受到城市東部的伊斯蘭文化的影響,這裏的商店和宣傳板通常都有阿拉伯文字的標識。
福特胭脂河工廠由亨利·福特為製造福特T型車零件而建立,也是後來大名鼎鼎的福特野馬(Ford Mustang)的誕生地(和前生產線)。現在該廠生產福特 F150卡車。曾經有一段時間該廠僱傭了120,000名員工來完成從鐵礦石到最終汽車產品的生產。
歷史
1791年歐洲人首先在迪爾伯恩地區定居。1836年在這裏建立了村莊,取名來自美國革命中的一個將軍和愛國者,湯瑪士·傑佛遜總統的戰爭部長的名字亨利·迪爾伯恩。城市形成可以追溯到1929年1月的合併投票,該投票建立了今天迪爾伯恩的邊界,它是在合併了迪爾伯恩和害怕被底特律併入的鄰近的福特遜(先前稱為Springwells)的基礎上成立的。在兩個鎮之間的區域,仍然保留着沒被開墾的狀態。那些曾經被開墾的土地,都被亨利·福特購買為不動產或者建立了他的全球總部。後來開發的成為福特機場(後來改為福特試車場),福特的管理和開發設施,以及工廠、亨利·福特園區(含博物館)、購物中心、亨利·福特百年圖書館和迪爾伯恩市民中心。一些土地仍舊保留開放狀態(截至2005年)並被種上太陽花和亨利·福特最喜歡的大豆。大概是為了減少物產稅的目的,這些作物從來沒有收割過。
迪爾伯恩因為1978年結束他為期36年任期的奧維爾·L·哈伯德市長所實施的種族隔離為全國所熟知。哈伯德為梅森-迪克森線以北最著名的種族隔離主義者,公然使用暴力手段反對非裔美國人家庭移居迪爾伯恩。該政策使得該地區的黑人人口不多。哈伯德因為他建立了一個高效的政府而聞名,使得居民感覺政策幾乎沒有錯誤。哈伯德從來沒有能像亨利·福特或者福特汽車那樣有影響力。福特對非裔美國人很好,以吸引他們到自己的工廠工作。
人口
截至2010年人口普查,迪爾伯恩的人口為98,153。種族和民族構成為89.1%白人,4.0%黑人或非洲裔美國人,0.2%美洲原住民,1.7%亞洲人,0.2%非西班牙裔其他種族,4.0%兼具兩種或更多種族,以及3.4%西班牙裔或拉丁裔。[10] 41.7%具有阿拉伯血統(在人口普查收集數據中歸類為「白人」)。[11]
鐵路交通
美鐵在迪爾伯恩提供客運服務,運營一條經過底特律往返於芝加哥和龐蒂亞克的鐵路,每天三趟往返。當地現在有兩個車站,一個是Amtrak停靠的普通車站,另一個是位於亨利·福特博物館平時不使用的車站,僅用於運送學生去參觀。
本地名人
- 佛朗西斯科·安德魯, 職業自行車運動員
- 吉姆·康明斯 - 國家美式欖球聯盟球員
- 蓋瑞·丹尼爾森 - 國家美式欖球聯盟四分衛
- 威廉·迪爾 - 電影導演
- 查德·艾弗瑞特 - 演員
- 占士‧芬‧加納 - 作家
- 亨利·福特 - 商人
- 伊利沙伯·亞羅什(Elizabeth Jarosz )- 《狂人法則》第二季候選人
- 約翰·C·科恩布盧姆 - 美國駐德國大使, 1997-2001
- 德瑞克·洛夫 - 全美棒球聯賽主投手
- 比爾·麥卡尼 - 全美大學足球聯賽教練和守約者的建立者之一
- 喬治·佩帕德 - 演員
- 布萊恩·拉法爾斯基 - 美國冰球聯盟和2002, 2006奧運隊員
- 塔麗克·薩爾瑪西 - 職業拳擊手
- 埃迪·斯洛維克 - 最後一個由於逃跑被處死的美軍士兵
- 吉姆·斯耐德 - MLB隊員和經理
- 蕭志美 - 時尚設計
- 約翰·菲尼蘭特 - 全美冰球聯盟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