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车大亨3精神上的正统续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雲霄飛車之星》(英語:Planet Coaster,中國大陸譯作「過山車之星」)是一款以建設主題公園為遊戲內容的建造與經營模擬遊戲,由來自英國的遊戲開發商Frontier Developments製作和發行。遊戲於2016年11月17日在Windows端的Steam平台發行[1],之後於2020年11月陸續在Xbox One、Xbox Series X/S、PlayStation 4、PlayStation 5和macOS端的Steam平台與Mac App Store平台發行。Frontier曾參與Atari主導發行的「模擬樂園系列」(英語:RollerCoaster Tycoon)的開發,因此該作被視為2004年系列最後作品《模擬樂園3》(英語:RollerCoaster Tycoon 3)的精神續作[2]。
雲霄飛車之星 | |
---|---|
| |
![]() 遊戲英文版封面 | |
類型 | 建造與經營模擬 |
平台 | Windows、 |
開發商 | Frontier Developments |
發行商 | Frontier Developments Aspyr Media(macOS版) |
總監 | James Dixon |
製作人 |
|
設計師 | Andrew Fletcher |
程式 | Oscar Cooper |
美術 | John Laws Matthew Preece Marc Cox Sam Denney |
音樂 | Jim Guthrie JJ Ipsen |
模式 | 單人 |
發行日 | Microsoft Windows
|
《雲霄飛車之星》有四個遊戲模式,分別是沙盒、挑戰、生涯和情景編輯器。沙盒模式可供玩家在一片空地上隨意地建造公園,不受預算的限制;挑戰模式類似於沙盒模式,但增添了難度選項,並需要處處考慮預算問題;在生涯模式中,玩家扮演一位中途空降的主題公園經營者的角色,須解決諸多公園因經濟問題所面臨的問題,例如改善一座公園惡劣的衛生環境情況,或完善一座設施缺失,尚未建造完成的公園;情景編輯器類似於生涯模式,但允許玩家自行建立目標並使用遊戲中所保存的
遊戲在2015年1月29日初公佈時曾用名《過山車公園大亨》(英語:Coaster Park Tycoon),後在2015年的E3展會上改為現名。《雲霄飛車之星》是Frontier繼《精英:危機四伏》(英語:Elite: Dangerous)後的第二款自開發,自發行的遊戲。在2016年11月正式發行前,Frontier釋出了遊戲的多個Alpha與Beta測試版本。《雲霄飛車之星》後續發佈的可下載內容皆為免費。遊戲一經發行,首月即售出40萬份,各方好評如潮,尤其是其沙盒模式和遊戲內設施的自訂創造工具廣受稱讚。
《雲霄飛車之星》是一款建造與經營模擬類的電子遊戲。遊戲內容與它精神上的系列前作「模擬樂園系列」類似,玩家可以建造許多類型的主題公園設施,如商店、摩天輪與過山車等等,吸引遊客前來遊玩,平衡收支,經營公園。玩家創建的公園可以通過「Global Village」功能與其他玩家共享。除了清潔工、保安員等工作人員,玩家亦可僱傭身着卡通人物形象衣裝的扮裝者來娛樂遊客[3]。
在遊戲開始時,玩家需要設置自己的人物形象。設置完畢後,便可以在沙盒、挑戰、生涯和情景編輯器四種模式中選擇遊戲模式,正式開始遊戲。
2016年的EGX展會上展出的《雲霄飛車之星》曾有一個特殊的模式,稱作「撞毀模式」(英語:crash mode)。在該模式中,玩家可以將尚未建設完畢的過山車軌道投入使用,使過山車脫軌飛入遊客人群中[6]。
2017年4月26日,Frontier Developments公佈了遊戲中「秘技」的存在。通過在遊戲中輸入這些作弊碼,玩家可以實現許多彩蛋,如在遊戲中親自駕駛卡丁車,或使得公園內的保安員在穿梭人群時如推土機般橫衝直撞[7][8]。
2017年11月22日,Frontier發佈遊戲的1.4.0更新,並新增「情景編輯器」模式。在該模式中,玩家可以自行選擇已保存的公園並自行設立類似於生涯模式的關卡目標。在編輯完成後,玩家可以選擇將所設計的「情景」(也就是關卡)上傳至Steam創意工坊或Frontier Workshop中。
在開始《雲霄飛車之星》的開發之前,Frontier Developments就已經開發了多個建造與經營模擬遊戲。其中包括了2004年發行的《模擬樂園3》,該作極富盛名,大獲成功,其全球銷售量高達一千萬[9]。然而,由於開發商認為近年來市面發行的許多「大亨類遊戲」(英語:Tycoon games)風評不佳,使得大亨這個品牌「已經不再具有威信」,遂棄用這個招牌,因此《雲霄飛車之星》僅僅被視作《模擬樂園3》的精神續作,而不是直接續集[10]。在2016年12月的一次採訪中,Frontier Developments的首席營運官David Walsh說道,正是《精英:危機四伏》的成功驅使了Frontier開發《雲霄飛車之星》,而後者的成功也至關重要,因為他們想要證明「我們絕不是一家只能開發一款大熱遊戲的公司」[11]。
遊戲於2015年1月29日對外公佈時,還稱為《過山車公園大亨》[12],後來在2015年6月16日的E3展會上宣佈更名為《雲霄飛車之星》[13]。該遊戲是Frontier Developments繼《精英:危機四伏》後的第二款「自開發,自發行」遊戲。《雲霄飛車之星》使用了一個全新版本的Cobra引擎,這是一個由Frontier自行開發的內部專有引擎,同樣應用於以往的《精英:危機四伏》和《模擬樂園3》等遊戲。[9]在該遊戲的第二次官方預告直播上,Frontier宣佈alpha測試將於2016年3月22日開啟。alpha版本側重了模塊化建築和道路的建設,並包含了「雲霄飛車之星」和「海盜」兩個公園主題。雖然在該版本中過山車設施建設的選項預設為關閉,但玩家輸入秘技後便可以激活,建造過山車[14]。
2016年5月24日,Frontier釋出了第二個alpha測試版本。該版本增加了金錢系統、地形工具,改善了道路建造功能,並正式地開放了過山車的建設[15]。8月25日,Frontier停止了alpha測試版本的下載[16]。9月24日,Frontier在EGX展會上宣佈預購了「Thrillseeker」版本的玩家將獲得當年10月的提前測試資格[6][17]。在2016年的Gamescom展會上,Frontier宣佈《雲霄飛車之星》正式版將於當年11月17日發售[18],並搭配Denuvo防篡改技術[19][20]。
為了做成儘可能逼真的遊樂園的音效,音效師Watson Wu專程前往位於印第安納州的Holiday World & Splashin' Safari主題公園錄下了實地的聲音[21]。包括遊客和公園工作人員在內的遊戲中人物所講的是一種叫做「Planco」的虛構語言[22][23]。Frontier的高級音效師James Stant說,Planco語包含了超過7000個詞彙[24]。在遊戲正式發佈後,Frontier推出了一本官方Planco語辭典[24]。
《雲霄飛車之星》採用了動態背景音樂,該動態音軌由Jim Guthrie與JJ Ipsen譜曲,收錄在《You, Me & Gravity: The Music of Planet Coaster》專輯中[25]。玩家亦可上傳音樂檔案作為其主題公園的自訂背景音樂[26]。
評價 | ||||||||||||||||||||||||
---|---|---|---|---|---|---|---|---|---|---|---|---|---|---|---|---|---|---|---|---|---|---|---|---|
|
《雲霄飛車之星》在alpha測試階段便收穫了不少好評。來自遊戲媒體PC Gamer的Andy Kelly評論道,Frontier「正在書寫一個宏大的開篇」,並指出遊戲的自訂創造工具給了《雲霄飛車之星》「無限的可能性」[35]。來自媒體Ars Technica的Mark Walton則指出了遊戲的幾個缺點,如選單不夠清晰直觀,沒有開放過山車的自訂建設等[36]。alpha測試開啟兩個月後的2016年4月27日,Frontier宣佈《雲霄飛車之星》已帶來了近200萬美元的收入[37]。
來自媒體Eurogamer的Matt Wales向公眾推薦了這款遊戲,稱《雲霄飛車之星》為「迄今最佳的模擬類遊戲」[38]。Game Informer的Ben Reeves則讚揚了充滿創造性的沙盒模式和挑戰模式,同時批評生涯模式「無趣又冗長」[31]。IGN的TJ Halfer認為,這款遊戲對Steam創意工坊的深入結合使之可以與《Minecraft》以及《Second Life》相媲美[33]。來自Gamespot的Edmond Tran高度讚揚了《雲霄飛車之星》易於上手又啟人創意的自訂創造工具[32]。Game Revolution的Jonathan Leack稱讚該遊戲「使主題公園模擬類遊戲重獲新生」[30]。來自PC Gamer的Jody Macgregor則撰文批評了該遊戲,稱雖然遊戲的挑戰模式尚佳,但與《模擬樂園3》相比,整體而言創新不足。PC Gamer在打出了(70/100)的評分後,以「與Frontier溝通有誤,收到了錯誤的測評版本」為由撤回了該評分,並重新打出了(75/100)的分數[34]。Destructoid的Patrick Hancock指出,在公園過大時,遊戲的幀率會出現問題[28]。另有遊戲雜誌《Edge》批評道,《雲霄飛車之星》的視角攝像頭有時難以操控[29]。
《雲霄飛車之星》一經發售便登上了Steam暢銷榜的頭位[11],其首月銷量突破了40萬[39]。雖然遊戲正式發行於一年年終的11月,《雲霄飛車之星》仍然在Steam的2016年度銷量前百榜單上獲得了上佳的成績[40]。截至2017年8月,遊戲銷量已經超過100萬[4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