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历史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張勳復辟(1917年7月1日-1917年7月12日),是指張勳與其舊長官宗社黨黨人鐵良等清朝遺老一手策劃,率領定武軍於民國六年(1917年)7月1日擁護時年12歲的遜位皇帝溥儀在北京復辟的政變,張勳所部的定武軍,人稱辮軍,故稱辮軍復辟[註 1][1][2][3]。因發生在丁巳年,又稱為丁巳復辟[4][5],又稱張勳復辟[6]:121。前後歷時僅十二天,被段祺瑞討伐而失敗,張勳流亡天津。該復辟政權所控制的範圍僅有北京城,且僅有十幾天的時間,因此一般僅將其作為中華民國史中北洋軍閥混戰的一部分看待,不計入清朝歷史。
1917年5月,中華民國大總統黎元洪(大總統府方面)與國務總理段祺瑞(國務院)針對是否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問題發生府院之爭。段祺瑞在日本的支持下主張宣戰,而國會多數議員反對宣戰。黎元洪傾向於國會。總統府內務總長孫洪伊為黎元洪信任,國務院秘書長徐樹錚則為段祺瑞之門人,二人各為其主,遇事衝突,造成府、院之爭[7]:8。1917年5月10日,有「請願者」包圍國會[8]:289,打傷議員[9]。11日,司法總長張耀曾、農商總長谷鍾秀、海軍總長程壁光辭職,內閣只剩下教育總長范源濂及段祺瑞兩人(外交總長伍廷芳早已請辭,財政總長陳錦濤、交通總長許世英二人因受賄案被捕),段祺瑞仍舊催迫國會通過對德國宣戰案。國會議員因被打受辱事大感憤怒,19日,議員們通過延擱宣戰議案,要求改組內閣,同日督軍團向總統黎元洪及國務院要求解散國會。政局混亂,段祺瑞萌生退意,督軍團極力勸止。23日,段祺瑞與黎元洪在總統府討論改組內閣,黎元洪問能否取得國會通過,段祺瑞支吾以對,段祺瑞離開總統府不久,黎元洪即免去段祺瑞總理職務。段祺瑞離京赴天津,聲明該總統命令沒有總理的副署,依法無效。自5月29日始,北洋系各省督軍紛紛宣佈獨立(史稱「督軍團叛變」),北京弧懸一隅,此時惟有副總統馮國璋或張勳有力量解決危機。
6月1日,黎元洪電令張勳入京調停[10]。8日,張勳率兵數千抵達天津,以解散國會、另定憲法為條件[11],強迫黎元洪接納,但代理總理伍廷芳堅拒副署解散國會命令,毅然辭職。12日晚,黎元洪只得任命江朝宗為代理國務總理,副署解散命令[12]。14日,張勳入北京,16日,覲見宣統帝[13]。19日,各獨立督軍答應張勳要求取消獨立[14]。
民國六年6月30日(宣統九年五月十二日),張勳與陳寶琛等召開「御前會議」,密謀復辟。當天深夜,派兵佔據火車站、郵局等要地,並派梁鼎芬勸黎元洪「奉還大政」。復辟的骨幹分子是陸軍總長王士珍、步軍統領(俗作九門提督)江朝宗、警察總監吳炳湘、陸軍第十二師師長陳光遠、陸軍第十三師師長李進才,及康有為、劉廷琛、沈曾植、勞乃宣等。
清早張勳同康有為等三百餘人穿上清代的冠服,擁溥儀出御太和殿登基,張勳以宣統帝名義發佈上諭,假稱黎元洪、馮國璋、陸榮廷、瞿鴻禨等人奏請復辟,所以「於宣統九年五月十三日臨朝聽政,收回大權」,又列舉九條施政大綱[15]:
世稱「九章約法」,是復辟後大清帝國的法律文件。
並發佈多道上諭:
是日晚上九時半,黎元洪突至日本使館區域內之武官齋藤少將官舍,尋求庇護。日使館認為係不得已之事,並為顧及國際道義,決定作相當之保護,即以使館區域內之營房暫充黎大總統居所。黎大總統在日使館時期內,絕對不許作政治活動。據7月6日出版的《政府公報》,段祺瑞於本日接任國務總理[18](這便是後來孫文發起護法運動的理由之一[19])。
曹錕、李長泰、陳光遠率兵入京[22]。
馮國璋在南京就任代理總統[23]。
北京城已被包圍,外國公使團及王士珍等居中斡旋,勸張勳投降,全遭拒絕[24],討逆軍決定12日進攻入城。
討逆軍於早上四時半開始進攻,定武軍不敵,下午張勳在兩名德國人[註 2]的幫助下逃進荷蘭使館[25],轉至天津德租界。 溥儀再度宣佈退位[26]:11。
7月14日,段祺瑞入北京,重掌北京政府[27],黎元洪亦於同日發電拒復職[28],遷離日本使館[29]。後來段祺瑞以「再造共和」功臣自命[26]:11,拒絕恢復《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和國會[6]:121,導致孫文等發起護法運動。
蘇錫麟《我在復辟之役中的親身經歷》一文,收錄在《文史資料選輯第41輯》,他對張勳復辟一案的證言,是這樣的:
為了報復黎元洪,段祺瑞派人勸說張勳派兵入京,驅趕黎元洪。各省督軍也派了許多人,來到張勳的駐防地徐州,包括段祺瑞的代表徐樹錚、曾毓雋,馮國璋的代表胡嗣瑗,曹錕的代表,張作霖的代表等,會上一致推舉張勳出兵入京,推翻黎元洪,擁戴馮國璋當大總統,並恢復段祺瑞總理之職。
會上,張勳的秘書長萬繩栻提出條件:張勳可以出兵推翻黎元洪,但是要求扶持前清遜位皇帝溥儀復辟。起初,大家沒有答應,僵持良久。後來,段祺瑞的心腹徐樹錚、馮國璋的心腹胡嗣瑗等人商量:先假裝答應張勳提出的擁戴溥儀復辟的條件,利用張勳入京,等張勳推翻了黎元洪之後,再另想辦法解決張勳。
結果,各省督軍代表在一張黃緞子上簽名,同意張勳搞復辟。張勳不知是計,上當受騙了,他派兵入京,打倒了黎元洪,並風風火火地搞了一場復辟。
不料,段祺瑞突然在天津馬廠誓師,征討張勳。聽到消息之後, 張勳恨恨地說:「他們推我出來搞復辟,原來是在耍我,我們不能孬了,拚了命也要跟他們幹到底,怕什麼?到時候我們就把內情抖摟出來,難道是我一個人要復辟的嗎?」
於是,張勳叫萬繩栻馬上把當時大家簽了名的黃緞子拿出來,公之於世,讓全國人民評評理。萬繩栻說:黃緞子留在天津,我現在就去取。不料,萬繩栻一去不回。原來,黃緞子早就被馮國璋的心腹胡嗣瑗用二十萬銀元的價錢買走了。
緊急關頭,王士珍派人找到蘇錫麟,要求不要開火,希望犧牲張勳,以免北京人民遭受戰火塗炭。蘇錫麟說:「復辟,是各省督軍簽名同意的, 現在他們反悔,耍了張勳,是他們沒有信用,現在張勳很危險,張勳是我的長官,我不能見死不救!你回去告訴王士珍,只要討逆軍不開槍,我也決不開槍。而如果張勳的人身安全受到保障,我就更不開槍!」
最終還是開火了。之後,荷蘭使館派車去救張勳,張勳不肯走,荷蘭人把張勳強架着走,張勳情急時,還咬了荷蘭人一口。
後來,京師警察廳廳長吳炳湘陪同蘇錫麟去荷蘭公使館看張勳。蘇錫麟問張勳:「打敗仗了。部隊怎麼辦?」張勳說:「你看着辦吧。」於是,蘇錫麟安排辮軍剪掉辮子、換上服裝,發放遣散費,解散回鄉了。
葉恭綽是段祺瑞討逆軍總司令部的交通處長,他在《我參加討伐張勳復辟之回憶》一文中,記述如下:1917 年5 月下旬,黎元洪下令免了段祺瑞總理的職務,安徽省長通電獨立,繼而冀、魯、豫、秦、奉、浙、閩七省相繼響應獨立。相當多的政客聚集到徐州,當時相當多的軍政人物對張勳說:贊成張勳搞復辟,張勳以為功業有成的機會到了,不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葉恭綽的證言也旁證了各省督軍和政客假裝同意張勳復辟,欺騙玩弄張勳的事實。
曾毓雋,是段祺瑞的心腹。曾毓雋在《憶語隨筆》一文中說:段祺瑞曾經說過:「張勳帶兵入京打倒黎元洪,是上了我們的當了。」徐樹錚也說過:「張勳是復辟腦袋,先讓他幹,我們才有機會(打倒黎元洪、重返執政)。」顯然,曾毓雋的證言,也旁證了張勳上當受騙的事實。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