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共軛效應(英語:hyperconjugation,亦稱σ-共軛非鍵共振[1])在有機化學中用來描述一個σ鍵裏的電子(通常是C-H鍵)與相鄰未填滿的非鍵P軌道反鍵π*軌道(或σ*軌道)間發生的相互作用,該相互作用能夠使整個體系變得更穩定,這是由於該作用能夠生成一個較大的分子軌道。[2]對於一個碳陽離子來說,只有位於正電荷β位的鍵上的電子能夠通過超共軛來穩定整個碳正離子。

Thumb
圖例:烷基取代烯烴上σ軌道與π*軌道間的重疊起了穩化作用。

歷史

1939年,羅伯特·S·馬利肯在他關於紫外光譜和共軛分子的研究中首次提出超共軛概念。[3] 他觀察到隨着上的烷烴增多,吸收光譜移向長波長端,即紅移,他也首次提出造成取代烯烴的氫化熱較低的原因是超共軛效應。在超共軛這個概念提出之前,人們已經在1935年提出了貝克-內森效應英語Baker–Nathan effect,並嘗試用共軛效應來解釋這一現象[4][5]

應用

超共軛也可以解釋很多其他的化學現象,例如端基異構效應偏轉效應β-矽基效應環外羰基的振動頻率以及取代碳正離子的穩定性等。根據量子力學模型的推導,交叉式構象的優先性也可以由超共軛效應來解釋,而不是老的教科書提到的位阻效應[6][7]

對化學性質的影響

超共軛效應能影響分子的結構與化學性質,主要體現在:[8][9]

  1. 鍵長:超共軛效應使σ鍵鍵長變短。例如,1,3-丁二烯丙炔中C–C單鍵鍵長均為1.46Å,小於一般的C-C單鍵鍵長。對於1,3-丁二烯,可由電子離域解釋,而丙炔無交叉的C-C雙鍵,沒有離域大π鍵,其C–C單鍵鍵長小於一般值是炔基的π鍵與甲基C-H鍵的σ-π超共軛導致的。
  2. 偶極矩1,1,1-三氯乙烷相比氯仿偶極矩大得多,這可能是氯仿中氯的p軌道與C-H鍵之間的超共軛減小了電子偏向氯的程度的緣故。
  3. 生成熱:有超共軛效應的分子,生成熱大於鍵能的總和;丙烯的氫化熱小於乙烯,1-丁烯氫化熱大於丙烯。
  4. 碳正離子的穩定性:(CH3)3C+ > (CH3)2CH+ > (CH3)CH2+ > CH3+。C–C σ鍵可自由旋轉,碳正離子β位的C-H鍵能與其空p軌道發生σ-p超共軛而使其穩定。能發生超共軛的C-H鍵越多,碳正離子越穩定。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