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弘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趙弘殷

趙弘殷(899年—956年9月3日[1][2]涿郡人,後遷居洛陽。是宋朝君主趙匡胤趙光義的父親。趙敬之子。廟號宣祖,諡號昭武皇帝。[2][3]

快速預覽 追尊宣祖昭武皇帝 趙弘殷, 出生 ...
追尊宣祖昭武皇帝
趙弘殷
Thumb
出生光化二年
899年
逝世顯德三年七月二十六日
956年9月3日(56歲)
安葬
王后追尊昭憲太后杜氏
子嗣
諡號
昭武皇帝(宋太祖追諡)
昭武睿聖皇帝(宋真宗累諡)
廟號
宣祖
父親追尊翼祖簡恭皇帝趙敬
母親追尊簡穆皇后劉氏
關閉
Thumb
明人畫趙弘殷像軸,故宮博物院

生平

趙弘殷於保州長大[4],年少驍勇,擅長騎射。投靠王鎔為他的手下,並在此地與杜四娘子結婚(昭憲太后[5][6]。曾為王鎔帶領五百騎馳援後唐莊宗李存勖於河上,有戰功[7]。李存勖愛惜他作戰英勇,留用於洛陽禁軍。[8]同光四年(926年)莊宗李存勖死於興教門之變

天成二年(927年)次子趙匡胤生於洛陽夾馬營。趙匡胤於二十一歲時離家闖蕩江湖[9]

天福四年(939年)三子趙匡義生於東京 (開封)。

乾祐年間(948年-950年),趙弘殷從軍出征王景鳳翔,適逢蜀兵救援王景,後漢軍與後蜀軍在陳倉交戰,一開始交戰時,就有箭矢射中趙弘殷左眼,但是他反而更加英勇,奮力擊敗對手,因為這次功勞升至護聖都指揮使[10]後周廣順三年(953年)改任鐵騎第一軍都指揮使,又轉任右廂都指揮,領岳州防禦使[11]。又趙弘殷從軍出征淮南,在前軍後退南唐軍來攻,趙弘殷領兵攔截並擊敗敵軍。

顯德三年(956年),趙弘殷帶兵出征揚州,與後周世宗柴榮在壽春會合。壽春城中賣餅的商人所提供的餅又薄又小,柴榮非常生氣,抓了十幾個賣餅者打算殺掉,但是趙弘殷執意勸諫,救了那些人的性命[12]。又追贈他的父親趙敬左驍騎衛上將軍的官爵[13]。最後官至檢校司徒、天水縣男,與趙匡胤分掌禁軍,地位非常高[14]

顯德三年(956年)七月二十六日去世[15],死後追贈武清節度使、太尉[14]。北宋建立後追尊為帝,廟號宣祖諡號昭武皇帝

家庭

現代研究

主流說法認為趙匡胤家族為漢人,祖先來自涿郡。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丁建軍、韓毅等支持這個說法[16]

日本學者楊海英認為趙匡胤兄弟有出身突厥系部落的可能[17]

影視形象

電視劇

年份 地區 作品 演員
1988年 香港無綫電視 兵權 鮑方
1994年 新加坡 絕代雙雄 陳天祥
2005年 中國 問君能有幾多愁 沈孟生
2015年 中國 大宋傳奇之趙匡胤 畢海峰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