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同(?—前583年),嬴姓,趙氏,名同,因被封在原,以邑為氏,別為原氏,又被稱為原同、原叔,是趙衰與趙姬的兒子,趙盾的弟弟,趙括、趙嬰齊的哥哥。[1]晉景公時,趙同為下軍佐。[2]
庶嫡轉換
趙同是趙衰與趙姬所生的長子。趙盾被接回晉國後,趙姬認為趙盾有才,請求讓趙盾作為嫡子,而自己所生的三個兒子都居於趙盾之下。[1]
問兄
前611年,宋國人殺了宋昭公,趙盾請求晉靈公出兵討伐宋國,晉靈公認為這並不是晉國的當務之急。趙盾回答道,君臣之間的關係僅次於天地之間的關係,宋國人殺了自己的國君,是違反天地人倫的事情,一定要遭受天的懲罰。晉國作為盟主,而不執行天的懲罰,恐怕禍患就要到來了。晉靈公答應他的請求。趙盾便在太廟裏發佈號令,召集軍吏並且告戒樂官,命令三軍的鐘鼓必須齊備。趙同問道:「國家有重大行動,不去鎮定安撫人民卻準備鐘鼓,這是為什麼?」趙盾回答說:「大罪討伐它,小罪威嚇它,偷襲、入侵這類事,是欺凌他人。所以討伐要有鐘鼓,以便聲討它的罪行。打仗要用錞於和丁寧兩種樂器,是為了警告他的人民。偷襲和入侵要秘而不宣,是為了讓對方暫時沒有防備。現在宋國人殺了他們的國君,沒有比這更大的罪過了。明白聲討,還怕他們聽不到呢。我備齊鐘鼓,是為了尊重君道的緣故啊。」於是趙盾派人到各處去通告諸侯,整頓軍隊,振飭軍容,一路上鳴鐘擊鼓,攻打宋國。[3]
邲之戰
前597年,楚莊王率軍圍困鄭國,晉軍救鄭,趙同擔任下軍大夫。[4]到達黃河後,傳來了鄭國已與楚國講和的消息,中軍將荀林父打算回去,上軍將士會支持他的意見,中軍佐先縠執意出戰,帶領自己所屬的軍隊渡過黃河,晉軍不得不全軍渡河。[5]
晉軍過河後,內部意見依然不一,先縠堅持一戰,下軍佐欒書據理力陳不可出戰。趙括、趙同說:「領兵而來,就是為了尋找敵人,戰勝敵人,得到屬國,還在等待什麼呢?一定要聽從先縠的話。」下軍大夫荀首認為趙同和趙括的主意是自取禍亂之道。[6]
獻俘
前594年,晉景公派遣趙同到成周進獻俘虜的狄人,趙同表現得不恭敬。劉康公預言趙同十年內一定會有大災難,上天已經奪走了他的魂魄了。[8]
逐弟
前586年,因為趙嬰齊與侄媳趙莊姬私通[9],趙同、趙括將他放逐到齊國。趙嬰齊說:「有我在,所以欒氏不敢作亂。我逃亡,兩位兄長恐怕就有憂患了。人們各有所能,各有所不能,赦免我又有什麼壞處?」趙同、趙括不聽。[10]
結盟
前586年,鄭悼公與許靈公在楚國爭訟,最終失敗,鄭卿皇戌和公子發被楚國抓去,鄭悼公回國後就向晉國要求講和。八月,鄭悼公和趙同在垂棘結盟。[11]
救鄭
前585年,因為鄭國的背叛,楚國令尹子重率兵討伐,晉國的中軍將欒書救援鄭國,與楚軍在繞角相遇。楚軍退回國內,晉軍就侵襲蔡國。楚國的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兩地的軍隊救援蔡國,在桑隧抵禦晉軍。趙同和趙括想要出戰,就向欒書請戰,欒書打算答應,荀首、士燮、韓厥三人反對出戰,欒書採納了他們的意見,班師回軍。[12]
被殺
前583年,趙莊姬因為趙嬰齊逃亡的緣故,向晉景公誣陷說:「趙同、趙括將要作亂。欒氏、郤氏可以作證。」六月,晉國討伐趙氏,引發下宮之難,趙同,趙括被殺。[13][14][15][16]
其他
據《史記·趙世家》的記載,趙同死於前597年屠岸賈發動的下宮之難。[17]但《史記》的相關記載歷代多被詰疑,現代楊秋梅《趙氏孤兒本事考》及郝良真、孫繼民的《趙氏孤兒考辯》均認為《史記》記載純屬虛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