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納爾隕石坑(Reiner)是位於月球正面風暴洋中部的一座年輕大撞擊坑,形成於愛拉托遜紀,以意大利天文學家及數學家溫琴蒂奧·雷涅里(Vincentio Reinieri)之名命名,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描述
該隕石坑西北偏西是伽利略隕石坑、東北坐落着馬利厄斯隕石坑、東南偏東是修斯隕石坑、西南偏南則為赫爾曼隕坑。要它的西側有一處高反照率的地貌結構-賴納爾伽瑪[1]。賴納爾隕石坑中心月面坐標為6.92°N 54.98°W,直徑29.9公里[2],深度2960米[3]。
從地球上看,賴納爾隕石坑因透視效應呈現為橢圓狀,但實際外觀更接近圓形。它的坑口邊緣清晰完好,尚未受到撞擊侵蝕,外側環繞着一圈寬達15公里以上的壁坡,南壁坡外延伸出一道長長的山脊;在南壁坡頂部有一道豁口;隕坑內側壁平直光滑,坡底有崩塌的跡象;坑壁較四周地形高出900米,內部容積為570公里³。在坑底南部分佈與側壁平行的同心褶皺地形,中部是一座巨大的雙峰山丘,帶有一道向南延伸的狹長山脊。
該隕石坑的形態特徵屬於TRI類型(擁有中央峰,尺寸一般大於26公里,內側壁崎嶇,有坍塌痕跡。該類隕石坑的典型代表是特里斯納凱爾隕石坑)。
隕坑截面圖
衛星隕石坑
按照慣例,最靠近賴納爾隕石坑的衛星坑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中心點的旁邊。
賴納爾 | 緯度 | 經度 | 直徑 |
---|---|---|---|
A | 5.2° N | 51.4° W | 10 公里 |
C | 3.5° N | 51.5° W | 7 公里 |
E | 1.9° N | 49.6° W | 4 公里 |
G | 3.3° N | 54.3° W | 3 公里 |
H | 9.1° N | 54.7° W | 8 公里 |
K | 8.1° N | 53.9° W | 3 公里 |
L | 8.0° N | 54.6° W | 6 公里 |
M | 8.6° N | 56.1° W | 3 公里 |
N | 5.4° N | 57.5° W | 4 公里 |
Q | 1.4° N | 50.9° W | 3 公里 |
R | 3.7° N | 55.5° W | 45 公里 |
S | 2.2° N | 50.7° W | 4 公里 |
T | 3.7° N | 52.2° W | 2 km |
U | 4.1° N | 52.5° W | 3 公里 |
圖集
參考文獻
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