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虚构作品是否包含至少两个女性角色,彼此交谈过,并且话题和男性无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貝克德爾測驗(英語:Bechdel test)是一個致力於使性別不平等引起關注的簡短測驗,展示了女性在電影作品中因性別歧視而缺乏代表的現象。該測驗源自艾莉森·貝克德爾的報紙連環漫畫《Dykes to Watch Out For》。在1985年發表的《The Rule》中,一個未命名的女性角色說她只看滿足以下三個條件的電影:
|
|
該測驗是一種評判電影中女性角色代表程度的簡易方法,估量這些角色是否得到了充分發展。《衛報》的作者寫道:「未能通過這個簡單測驗的熱門影片數量令人驚訝。它展現了女性複雜而有趣的生活在電影業界如此缺乏代表,或是根本不存在。我們的生命中有工作,有創造性的項目,有友情,有奮鬥,還有很多其他引人入勝的事情……所以,荷里活,開始寫它們吧![原文 1][2]」
維吉尼亞.吳爾芙在她1929年的文章《自己的房間》裏提及自己在當時的文學作品中觀察到的現象,這一現象在日後成為貝克德爾測驗關注的焦點[3]:
“ | 快速回想起那些能佔滿一個壯觀畫廊的虛構女性,我認為她們之間的關係太過簡單了。……我試圖從自己的閱讀經歷中舉出一個『兩位女性是朋友』的例子。……她們有時是母親,有時是女兒。但幾乎無一例外的是,她們的身份是由和男性的關係展現的。[原文 2][4] | ” |
一項針對電影中性別描繪的研究分析了1950年至2006年間855部商業上最成功的美國電影,發現每部影片中平均兩位男性角色對應一位女性角色,這一比例長久以來一直保持穩定。而女性角色涉及性愛情節的頻率相比男性角色高出一倍,她們出現在露骨性愛場景的比例隨時間推移增加[5]。根據吉娜·戴維斯「媒體中的性別」機構(Geena Davis Institute on Gender in Media)2014年的調查,全球2010年至2013年發行的120部電影中,有姓名的角色中僅有31%為女性,只有23%的影片以女性角色為主人公,女性導演僅佔7%[6]。
貝克德爾將這個測驗的想法歸功於她的朋友莉茲·華萊士(Liz Wallace),她日後寫到自己相當確定華萊士是受到維珍尼亞·吳爾夫的文章《自己的房間》的啟發[7][8]。據貝克德爾說,該測驗的本意是「女權主義報紙上的一點女同性戀小笑話」[9],它在2010年代進入了主流評論界,被稱為「女權主義評論家評判電視、電影、書籍和其它媒體的標準」[10]。2013年,一份網絡報紙稱該測驗成為了「幾乎家喻戶曉的用語,簡捷地判斷一部影片是否對女性友好」[11]。一些主流荷里活電影(如《悍戰太平洋》)未能通過測驗引起了媒體的關注[12]。有記者指出,這一測驗依舊能引發大眾共鳴是因為「它明確有力地指出了流行文化中缺少的東西:不是銀幕上女性的數量,而是她們故事的深度,她們關心的事物的範圍[原文 3][13]」。2013年,四家瑞典影院和斯堪的納維亞電視頻道維亞薩特(Viasat Film)把貝克德爾測驗整合進它們的評分系統,這一行動由瑞典電影學院支持[14]。
網站bechdeltest.com是一個由用戶編輯的數據庫,包含了4500部電影,按是否通過測驗來分類,用來衡量的女性角色必須有名字。截至2015年4月,網站列出的電影中有58%滿足了全部三個條件,10%滿足了兩個,22%滿足了一個,還有10%的影片一個都沒滿足[15]。《娛樂周刊》記者馬克·哈里斯(Mark Harris)表示,2009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提名作品中有一半難以通過測驗[16]。新聞網站Vocativ在分析了2013年票房最高的電影後,得出結論為大約一半影片能通過測驗[17]。
英國科幻小說家查爾斯·斯特羅斯指出,許多電影能通過測驗只是因為其中的女性角色交談的內容是婚姻和孩子(而不是條件中的男人)[18]。而部分和女性相關,或針對女性觀眾,或突出重要女性角色的作品沒有通過測驗。有四位女主角的美劇《欲望城市》沒能通過測驗,女主角之一在劇中自嘲道:「四個那麼聰明的女人怎麼除了男友就沒別的話題可談了呢?就像有銀行賬戶的七年級學生![原文 4][19]」
貝克德爾測驗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現女性在虛構作品中的代表程度,一部通過測驗的作品可能依舊包含性別歧視的內容,而具有突出女性角色的作品卻可能通不過測驗[23]。作品未能通過測驗的原因可能與性別偏見無關,例如它的設定背景導致女性角色的缺乏(如1981年影片《從海底出擊》的故事發生在二戰時的一艘潛艇里)[24]。基於上述原因,《每日電訊報》影評人羅比·科林(Robbie Collin)批評了該測驗,說「數據儲藏和清單勾畫蓋過了分析和欣賞」[25]。作者沃特·哈克尼(Walt Hickey)指出,這個測驗無法測出一部電影是否為性別平等方面的典範,通過它也無法確保劇本的質量、女性角色的深度和重要性。然而,他寫道:「這是電影領域裏現有的最佳性別平等測驗——也許更重要的是……這是唯一一個我們擁有數據的測驗。[26]」
妮娜·鮑爾(Nina Power)寫道,貝克德爾測驗引發了關於虛構作品是否有責任呈現女性(或其他群體)的問題,以及是否在對女性的呈現中秉承「現實主義」的問題。她也指出,現實世界是否能通過測驗還不得而知,而虛構作品對現實能產生何種影響還有待思量[18]。
貝克德爾測驗啟發了一系列其他類似測驗。美國LGBT媒體非政府組織GLAAD於2013年引入了「羅素測驗」(Russo test),致力於分析電影對LGBT群體的呈現[27][28]。芬克拜納測驗幫助記者規避針對科學領域中的女性的偏見[29]。森真子測驗(Mako Mori test)得名於《悍戰太平洋》女主角名字,由影迷提出,該影片續集未通過貝克德爾測驗(因為森真子在續集的前幾分鐘便死亡)[30]。
Node包管理器的首席技術官提出將貝克德爾測驗應用到軟件領域,如果程序中女程式設計師寫的一段函數調用另一女程式設計師寫的函數,那它能通過測試[31]。該測驗在美國政府服務代理18F用其分析他們的軟件後得到了媒體關注[32][33]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