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廉士在1898年10月10日生於維多利亞殖民地(澳洲維多利亞州前身)紐斯特德(Newstead),[1]在家中五名兄弟姊妹中排行最小。[2][3]賴廉士的祖上於1830年8月移居澳洲,他的雙親都在澳洲出生,父親威廉·賴特(William Ride)是長老宗傳教士,母親伊麗莎·瑪麗·貝斯(Eliza Mary Best)是一名石匠的女兒。[4][2]
在1924年,賴廉士從牛津大學獲得生理學文學士學位,此後他繼續研究工作,並獲得資深科學獎學金,得以在倫敦的蓋伊醫院作生理學和藥理學方面的實習。[6][3][8]在1927年,他正式從牛津大學獲得文學碩士學位畢業,同年又獲得醫學士(B.M.)和外科醫學士(B.Ch.)學位,以及分別考獲英格蘭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員(M.R.C.S.)和倫敦皇家內科醫學院執照持牌人(L.R.C.P.)資格。[8]此外,賴廉士對太平洋地區人種的血型系統有深入的研究,這使他在1939年再一次獲牛津大學頒授醫學士(M.D.)學位,其研究成果在同年出版成書,名為Genetics and the Clinician(《遺傳學與臨床醫生》)。[8][3]
香港淪陷後,賴廉士在12月27日隨其他戰俘一同被關禁於九龍深水埗的戰俘營,他後來一度被改送到亞皆老街戰俘營,但不久以後再被送回深水埗戰俘營。[19]當時與他一同被日軍囚禁的眾多戰俘當中,還包括隸屬於香港皇家志願後備海軍的港大工程講師摩利(D. W. Morley)和物理講師戴維斯(D. F. Davies)、以及同樣隸屬於戰地救傷車隊的代理下士李耀標。[20][21]賴廉士在戰俘營中一直想辦法逃走,正好李耀標本在港大醫學院任職文員,是賴廉士的下屬,由於李耀標與外界取得聯絡,使他們有機會策劃逃走計劃。[21][22]
在得到英方的支持和國民政府的同意下,賴廉士隨即在1942年7月返回廣東曲江,並在當地由英國循道會傳教士夫婦開辦的河西醫院內,一手創立英軍服務團(British Army Aid Group,簡稱「B.A.A.G.」)。[21]英軍服務團名義上隸屬於印度陸軍,實際上隸屬於英國秘密情報機關軍情九處,由賴廉士親自擔任指揮。[26][3][20]服務團以曲江為總部和以惠州作為前線基地,成員包括不少逃到華南一帶的港大學生,也有不少從香港戰俘營和拘留營逃出的戰俘、公務員和英籍人士;香港的英軍特別行動部隊(S.O.E.)在1946年2月解散後,部份成員也選擇轉投到英軍服務團繼續服役。[15]英軍服務團的著名成員包括同樣由戰俘營逃出的祈德尊(後為爵士)、曾效力於特別行動部隊的何禮文(後為爵士)和戴斯德、以及在戰後出任港府首位華人政務官的港大學生徐家祥等。[15]
雖然如此,賴廉士事實上一直支持在香港設立一所中文大學的構想。[32]繼任港督柏立基爵士在1958年上任後,也積極為香港開辦中文大學做好準備,並於1961年設立大學籌備委員會作初步籌劃,賴廉士遂以港大校長身份獲委任為委員會委員。[32]翌年,柏立基復邀請英國資深教育行政人員富爾敦(J. S. Fulton,後為勳爵)等人來港考察高等教育情況,就香港香港三所中文專上院校合併成為一所全新的中文大學提供深入意見。[32]有關意見在1963年4月經《富爾敦報告書》發表後,港府再於同年6月成立臨時校董會,賴廉士即獲委任為校董,除了就籌備新校提供意見外,還在同年10月17日見證香港中文大學正式宣告成立。[32]
在香港大學金禧年期間,賴廉士曾在1960年至1961年出任英聯邦大學協會主席,以及在1961年出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二次東南亞地區科學研究會議主席;[1]他也是東南亞高等教育機構協會(A.S.A.I.H.L.)的創會會員,後來更於1963年至1964年出任聯盟副主席。[1]賴廉士在1964年11月開展退休前休假,至翌年1月正式卸任港大校長一職,由鈕魯詩博士(Dr. W. C. G. Knowles)接任。[7]為表彰賴廉士對香港高等教育的貢獻,他在1962年元旦授勳名單中獲英廷授予爵士勳銜,同年7月18日在英國倫敦白金漢宮由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主持授勳。[33][34]
賴廉士曾經有兩段婚姻,在1925年6月30日,他在英國倫敦切爾西的聖哥倫伯教堂(St Columba's Church)迎娶瑪麗·瑪嘉烈·路易莎·芬利蒂(Mary Margaret Louisa Fenety,1892年-1971年)為妻,婚禮以蘇格蘭長老會形式舉行。[2][36]瑪麗本為加拿大人,兩人共育有兩子兩女,其中長子威廉·大衛·林賽·賴特博士(Dr William David Lindsay Ride,1926年5月8日-2011年11月6日)是澳洲動物學家,另外次子埃德溫·約翰·林賽·賴特(Edwin John Lindsay Ride,又名賴翼雲,1931年11月12日-1996年5月23日)和女兒伊莉莎伯·賴特(Elizabeth Ride)曾收集和研究不少關於其父在二戰時的資料。[37][5]在1981年出版、講述英軍服務團的歷史專書BAAG, Hong Kong Resistance, 1942-1945(《1942年-1945年:香港抵抗之英軍服務團》),即由賴廉士的次子所撰寫。賴廉士夫婦與子女本來於香港生活,但鑑於遠東局勢不穩,賴廉士在1938年把妻兒子女送到澳洲生活,惟夫婦二人最終因為感情疏淡而離異。[2]
在1954年11月12日,賴廉士復於香港佑寧堂迎娶維奧莉·梅·威徹爾(Violet May Witchell,1915年-1999年3月)為第二任妻子。[2]威徹爾的祖父母早於19世紀由英國移居香港,她在香港出生,戰前曾任職賴廉士的秘書,兩人因而認識。[38]賴廉士在1962年獲封爵士後,其妻遂獲稱為賴廉士爵士夫人。賴廉士夫婦晚年熱心關注澳門基督教墳場的狀況,並重新整理安葬於墳場內的先人資料。[35]基於賴廉士與基督教墳場的關係密切,因此他在1977年逝世後獲准安葬於墳場內,[35]至於爵士夫人則一直留在香港,至1996年遷居英國,1999年3月在當地逝世。[39]
賴廉士生前喜愛參與社交活動,而且興趣廣泛,由木球、網球、划艇、觀鳥、東南亞歷史以至音樂都是他的專長。[5][1]早於二戰以前,他已經擔任佑寧堂長老,此外又曾代表香港木球會作賽,本身是男中音的他更在1930年代協助創立本地劇團Hong Kong Singers。在二戰以後,賴廉士嘗任Hong Kong Singers的主席兼指揮,並擔任香港管弦樂團成員。[7]在1962年,倫敦皇家音樂學院(Royal Academy of Music)復向他頒授榮譽院員的資格,以肯定他在音樂方面的業餘成就。[2]賴廉士生前也歷任香港射擊總會主席、香港防癆會副主席和國際痲瘋救濟會香港分會副主席,[27]也是香港會、倫敦藝文會和伯克郡泰晤士河畔亨利(Henley-on-Thames)的里安德會(Leander Club)會員。[5]
"On the Anthropological and Ethnological Value of Blood-grouping Dat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Some of the Native Tribes of British North Borneo", Proceedings of the 5th Pacific Science Congress. Canada: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34.
Human genetics and its relation to medical problems.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Medical Society, 1935.
(直譯:《人類遺傳學與其相關醫學問題》。香港:香港大學醫學會,1935年。)
Genetics and the Clinician. Bristol: Wright, 1939.
(直譯:《遺傳學與臨床醫生》。布里斯托:萊特出版社,1939年。)
Whither Higher Education?. Hong Kong: s.n., 1956.
(直譯:《高等教育何去何從?》。香港:未注名,1956年。)
Robert Morrison: The Scholar and the Man.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57.
(中文版:《馬禮遜其學其人》。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1957年。)
James Legge: Biographical Note.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60.
(直譯:《理雅各:生平資料》。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1960年。)
The Old Protestant Cementery in Macao. Hong Kong: Royal Asiatic Society, 1963.
(直譯:《澳門舊基督教墳場》。香港:皇家亞洲學會,1963年。)
Dr. Sun Yat Sen and Medical Education. Manila: Philippine Federation of Private Medical Practitioners, Inc., 1965.
(直譯:《孫逸仙博士與醫學教育》。馬尼拉:菲律賓私家執業醫生聯盟法團,1965年。)
James Legge - 150 years. Hong Kong : Union Church, 1966.
(直譯:《理雅各-150年》。香港:佑寧堂,1966年。)
Hogan, Sir Michael, and Ride, Sir Lindsay, Papers of the Star Ferry Riot Inquiry. Hong Kong: Government Printer, 1966.
(直譯:何瑾爵士、賴廉士爵士著,《天星小輪暴動研訊文件》。香港:政府印務局,1966年。)
Reminiscences of Music in Hong Kong. Hong Kong: s.n., 1969.
(直譯:《香港音樂話舊》。香港:未註明,1969年。)
Ride, Sir Lindsay, Ride, Lady May, and Edited by Mellor, Bernard, An East India Company Cemetery: Protestant Burials in Macao.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6. 網上版本
Poynter, J. R., "Ride, Sir Lindsay Tasman (1898–1977)", Australian Dictionary of Biography Volume 16. Australia: National Centre of Biography,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2002.
Poy, Vivienne, "Hong Kong 1941, D.A. Wilson Secondary School, Whitby, Ontario", Speeches by Senator Vivienne Poy. Canada: Vivienne Poy Senate Website, 27 October 2005.
Edited by Matthews, Clifford N., and Cheung, Sir Oswald, Dispersal and Renewal: Hong Kong University During the War Years.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8.
"Past Visions of the Future: Some perspectives on the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University Museum and Art Gallery,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retrieved on 29 December 2011.
Poynter, J. R., "Ride, Sir Lindsay Tasman (1898–197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ustralian Dictionary of Biography Volume 16. Australia: National Centre of Biography,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