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空纜車
位於台灣台北市文山區的纜車系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貓空纜車是於2007年7月4日啟用的架空索道,位於臺灣臺北市文山區,由臺北捷運公司負責營運。路線從木柵地區臺北市立動物園西南側起,至貓空地區,全長4.03公里,共設有4站提供上下車服務[1]。貓空纜車為台北市首座觀光休憩纜車,同時亦是臺灣最長、首座具有大眾運輸性質的纜車。
![]() |

2008年9月24日,薔蜜颱風侵台,造成第16號塔柱地基嚴重流失,經土木、結構、大地、水土保持四大技師公會鑑定後有安全顧慮而停駛,直至2010年3月才恢復正常營運。在停駛期間,新增設貓空纜車服務中心,另設置貓纜動物園站前大型動物造型音樂鐘、車站附近的景觀水舞噴泉等。[2][3]
歷史


- 2004年4月9日,臺北市政府交通局提出報告,將貓空纜車定位為發展地區休閒遊憩活動為主的運輸工具,將設置動物園、指南宮與三玄宮等3個車站,預計2006年開始營運[4]。
- 2005年11月10日,貓空纜車開工興建[5]。
- 2006年中,時任臺北市長馬英九曾數度要求貓空纜車於年底其卸任前通車營運。[6][7]
- 2007年7月4日,貓空纜車正式通車營運。但啟用當日曾多次停機,造成受邀乘車貴賓因停機被困在悶熱車廂中長達十餘分鐘[8],並於翌日下午受落雷影響而因安全因素一度停駛了一個多小時[9]。
- 2007年7月21日下午,貓空纜車因皮帶驅動輪故障,發生嚴重的停擺事故,合計322名乘客被困在半空中車廂內長達2小時[10]。
- 2007年7月22日,消基會建議全面暫停營運,並進行安全總體檢[11]。
- 2007年7月24日,學者建議貓纜可配合台北市立動物園休園時間,於每週一暫停營運,以便檢測設備[12]。
- 2007年7月30日起,由於營運初期發生多次機械故障事件,貓空纜車每週一停止營運,以進行例行性維修。
- 2007年10月22日至10月29日,停止營運,進行纜繩維修作業[13],並已經於10月30日恢復營運[14],此次主要是將纜線裁減約5.5公尺,以維持纜線繩索的張力。
- 2008年7月1日,搭乘貓空纜車累計500萬人次[15]。
- 2008年9月28日至9月29日,薔蜜颱風侵襲台灣[16][17]。造成「政大御花園」社區上方嚴重坍塌,山區另一側新光路二段74巷附近也有大片崩塌,且兩處塌陷處分別距離上方貓纜16號及15號塔柱只有十餘公尺[18]。
- 2008年10月1日宣佈下午三點起,貓纜停駛一個月,待安全沒問題才復駛,2007年7月4日至2008年10月1日營運期間,共617萬餘人次搭乘[19]。
- 2008年10月17日,四大技師公會的評估指出,貓纜於半年內無法營運[20]。
- 2008年11月9日,第16號塔柱基座掏空持續擴大,居民要求儘速遷移塔柱[21]。
- 2008年12月4日,第20號塔柱基座被發現也有掏空情況[22]。
- 2008年12月12日,四大技師公會的鑑定報告建議,優先遷移貓纜16號塔柱,同時,所有塔柱需通盤安檢[23]。
- 2009年1月23日,時任臺北市長郝龍斌召開記者會,公佈市政府政風處貓纜調查報告,確認過去的規劃、施工及驗收過程中實有疏失;11人移送監察院,16號塔柱確定要遷移,最快年底完工。[24][25][26]
- 2009年4月21日,貓纜第16塔柱地基掏空,被懷疑偷工減料[27]。
- 2010年3月4日,臺北市政府辦理復駛履勘檢查作業,經過11位學者專家一整天的檢查,檢查結果為:營運前改善事項計3項,一般改善事項計6項,建議參考事項計14 項。經過工程單位及營運單位進行改善,於完成復駛營運前改善事項,並經委員確認後,即可通車營運[28]。
- 2010年3月18日,時任臺北市長郝龍斌宣佈貓空纜車於3月30日正式復駛,而自3月23日至3月28日起連續六天,每天開放一萬人次免費搭乘[29]。
- 2010年3月21日,捷運公司公佈復駛細則[30]。
- 2010年3月28日,免費搭乘活動到當天結束,連續6天的運輸成果是超過10萬2,000人次親臨體驗[31]。
- 2010年4月7日,貓空纜車T15塔柱傾斜盤監測儀器發出警訊,但經技師及安裝監測設備專業廠商研判分析並確認,該警訊為誤警訊,T15塔柱並未出現異常情形[32]。
- 2010年4月9日,貓空纜車復駛一週,累計運量超過10萬人次[33]。
- 2010年4月9日,貓空纜車系統於晚間20時9分,發生纜索偵測警訊停機4分5秒,所幸所有旅客安全無虞並未受困,於晚間20時50分恢復正常營運[34]。
- 2010年4月29日,貓空纜車復駛日至當日,累計運量27萬人次[35]。
- 2010年11月2日,增加改裝1~10、138~147共20輛「貓纜之眼」水晶車廂上線服務民眾,編號頭尾各取10個車廂,每輛限載5人,平均每5分鐘就有一台水晶車廂,營運初期以原票價嘉惠民眾[36]。
- 2010年11月5日,再增加11~15、133~137共10輛「貓纜之眼」水晶車廂上線服務民眾,共計有31輛貓纜之眼上線,平均每2~4分鐘就有一台水晶車廂[37]。
- 2011年8月20日,搭乘貓空纜車累計1,000萬人次。捷運公司為此於8月23日至26日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38]
- 2016年2月1日票價調整[39]
- 2021年8月22日至9月12日間,調整平日營運時間為上午11時至下午5時、假日為上午10時至晚間9時。另每週一、週二暫停營運進行相關換纜工程先期整備作業。[40]
- 2021年9月13日貓空纜車纜索更換 ,換纜暫停營運,2021年12月12日14時恢復營運[41]。
纜車系統

貓空纜車採用法國POMA公司生產的單線自動循環式纜車系統,總造價10.8億新台幣,具有高運輸能量、較低單位運輸成本之特性。纜車普通車箱116部、水晶車廂其中被改造的編號為1~15、66、133~147共31部(66號車廂成為第一台水晶車廂試水溫,因諧音六六大順,其它頭尾編號個取15個車廂),共有147部(含3部備用),轉角二站以及貓空站各有70台的儲車空間。每車至多可載8個人,水晶車廂因玻璃底部強化因素,重達200多公斤,基於安全考量,至多僅可載5人。估計每小時單向最高運量可達2,400人,最高運行速度為每秒6公尺,單程行車時間約17分鐘,而由於沿線鄰居對噪音的反感,現階段運行秒速每秒5公尺。全線呈現 L 型,設有25個墩座共34支單柱鋼管支柱。供電方式採用雙迴路設計,當其中一條迴路發生故障時,可自動切換至另一條迴路供電,以維持纜車正常運作。
路線
目前貓空纜車通車路段為動物園站至貓空站共六站(4座車站,2座轉角站),路線略呈7字型,依序為動物園站、轉角一站、動物園南站、轉角二站、指南宮站與貓空站,其中轉角一站與轉角二站不提供上下客服務[43]。
原始規劃中曾有兩條遠期計劃路線,一條東北向延伸,跨越景美溪到福德坑環保復育公園;一條向西北向延伸到老泉里,經樟山寺到恆光橋[44]。不過後續台北市政府宣佈,沒有將貓空纜車延伸的規劃案[45]。
車站
參見
相關條目
以下營運單位皆是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圖片集
-
轉角一站到動物園內站間。
-
動物園內站到轉角二站間。
-
轉角二站。
-
轉角二站內。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