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知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許知遠(1976年9月27日[1]),江蘇連雲港灌南縣[2],200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微電子專業,曾任《經濟觀察報主筆。現為《生活》雜誌出版人、《亞洲周刊》與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他是北京獨立人文書店「單向街書店」(後更名為單向空間)的創辦人之一和博客站點「思維的樂趣」的主要博主。從2009年8月起到2010年8月,在英國劍橋大學交流學習一年。2016年起其主持的訪談紀錄片《十三邀》上線。[3][4]

經歷

1976年許知遠出生在江蘇省連雲港市灌南縣六塘鎮 ,一直在這裏生活到7歲。

1983年,鄧小平決定裁減的100萬軍隊,父親所在的鐵道兵率先垂範,於是,許知遠跟隨父親來到北京。

1995年,整天為自己能否考上大學而憂心忡忡的許知遠進入北京大學,蔡元培時代早已是昔日的傳奇,大學則變成流水線式的加工廠。於是,畢業時,許知遠成為了一名事業有成的人,第一個月的工資相當於母親一年的收入。

網絡泡沫破滅,他又成了新聞記者,彼時,中國的出版物逐步獲得發言,一些以市場為基礎的媒體,正學習用《紐約時報》的口吻報道中國。身處1999年至2003年的許知遠,被一種強烈的樂觀情緒左右着。

2002年3月,許知遠首次出國,目的地是美國。一個月里,他從東海岸轉到西海岸,採訪了20個人,似乎實現了他年少時從《流放者的歸來》中所了解的那種文學流浪生涯。

2010年,胡舒立和《財經》成為中國傳媒時代嬗變的縮影時,遠在英國的許知遠內心頗為唏噓,他一口氣寫下洋洋萬言的文字,細數中國媒體命運的雷同與宿命。


作品

  • 《那些憂傷的年輕人》
  • 《我要成為世界的一部分》
  • 《轉折年代》
  • 納斯達克的一代》
  • 《昨日與明日》
  • 《思想的冒險》
  • 《新聞業的懷鄉病》
  • 《這一代人的中國意識》
  • 《中國紀事》
  • 《醒來——110年的中國變革》
  • 《鍍金中國:大國雄起的虛與實》(《醒來》香港版),天窗出版,2009年
  • 《祖國的陌生人》
  • 《一個遊蕩者的世界》
  • 《未成熟的國家》
  • 《偽裝的盛世》
  • 《極權的誘惑》
  • 抗爭者
  • 《青年變革者:梁啓超》,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 9787208157835
  • 《梁啓超:亡命》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