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菲律賓海
菲律賓政府對南海部分地區的正式名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菲律賓海(英語:West Philippine Sea;菲律賓語:Kanlurang Dagat ng Pilipinas;[1][2] 或 Karagatang Kanlurang Pilipinas;[3] 縮寫為WPS)是菲律賓政府對南海部分地區的正式指定,該地區屬於該國專屬經濟區。該術語有時也被錯誤地用來指代整個南中國海。
背景
至少自 1961 年起,國際社會就開始使用「西菲律賓海」一詞,並在地質學和海洋學論文中提及。然而,它用來指菲律賓海的西部部分,即菲律賓群島的東部。[5][6][7]
在2011年貝尼格諾·阿基諾三世執政期間,菲律賓國民政府就開始以同名稱呼菲律賓群島西部海域。[8] 該名稱的新定義是為了國家地圖系統的目的。[9] 根據瓦爾登·貝約的說法,此舉表明不同意中國對整個「南海」的主權主張。[10]
2011年6月,阿克巴揚眾議員瓦爾登·貝約在眾議院提交決議,敦促政府研究將南海更名為「西菲律賓海」(英語:Western Philippine Sea)的過程。[11] 貝約表示,「西菲律賓海」一詞不帶有任何具體的空間分界或地理特徵,旨在反映南海不是中國的海。[10] 對這片海進行不同命名的提議得到了菲律賓武裝部隊的支持,該部隊自 2000 年代中期以來一直使用西菲律賓海。[12]
2012 年 9 月的行政命令將其編入法典,其適用範圍明確為僅限於菲律賓專屬經濟區 (EEZ)[a] 內的水域,並強制要求菲律賓政府的部門、分支機構、機構和機構使用該術語。[9] 2012年9月,菲律賓政府宣佈將開始在政府地圖、其他形式的通訊和文件中使用該名稱將菲律賓西部水域稱為「西菲律賓海」。[8]
2016年7月12日,常設仲裁法院就一起不涉及點名的案件做出了對菲律賓有利的裁決。它澄清說,「法庭沒有被要求,也無意劃定雙方之間的任何海上邊界,或涉及任何其他與南海接壤的國家」。[13][14][15] 仲裁庭還裁定,中國基於「九段線」地圖「不享有歷史權利」。[14][15]
法律範圍
形成西菲律賓海的南海區域沒有確切的邊界劃分。[10] 正式命名該地區的行政命令對其定義如下:
特將菲律賓群島西側海域命名為西菲律賓海。這些區域包括呂宋海以及鄰近卡拉延島群和巴霍德馬辛洛克(也稱為黃岩島)周圍的水域。
——秒。 1、2012年第29號行政令[9]
在菲律賓法律中,西菲律賓海僅指菲律賓政府聲稱屬於該國專屬經濟區(EEZ)的南海部分。2012年9月5日,時任總統貝尼格諾·阿基諾三世發佈第29號行政命令,該地區的命名正式生效。該命令還引用了1978年時任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任職期間頒佈的第1599號總統令,該法令建立了菲律賓專屬經濟區,以及2009年時任總統格洛麗亞·馬卡帕加爾·阿羅約執政期間頒佈的第9522號共和國法或基線法,劃定了菲律賓群島的基線。[16]
該行政命令確認了菲律賓對其南海專屬經濟區的主張,傳達了菲律賓政府的立場,即根據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菲律賓對西菲律賓海地區擁有主權權利,並「擁有為國家測繪系統目的以適當命名法指定其海域的固有權力和權利」。[16]
用法

根據第 29 號行政命令,國家測繪和資源信息局 (NAMRIA) 有權在政府機構製作和出版的地圖中使用西菲律賓海這一名稱。其他政府機構也被要求使用該術語,以在國內和國際上推廣該名稱的使用。[16]
在該命令發佈之前,菲律賓氣象局 PAGASA 於 2011 年採用該名稱來指代該國西部水域,同時仍然使用「菲律賓海」來指代群島東部水域。[17]
西菲律賓海一詞有時被用來指整個南中國海,儘管這種用法被指責為不正確。[18]
「西菲律賓海」這一術語已經可以在Google地圖上搜索到了。2025年4月,Google更新了其地圖,在地圖上更明確地標註了「西菲律賓海」。「南海」仍然顯示在新標註的西北方向。[19][20] 菲律賓政府和菲律賓武裝部隊對這一舉措表示讚揚,而中國外交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則對此表示反對。[21] 然而,明確的標籤在一段時間內被暫時移除,隨後又重新顯示出來。[22][23][24]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