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
西安音樂學院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48年在晉綏邊區建立的「西北藝術學校音樂部」,1949年5月,學校隨解放軍西渡黃河遷至西安,名為「西北軍政大學藝術學院音樂部」。[1]1956年,撤銷西北藝術專科學校,美術系科分出改建西安美術專科學校,音樂系科改建西安音樂專科學校。1960年,升格西安音樂學院。1971年,西安美術學院、西安音樂學院合組陝西省藝術學校,後升格陝西省藝術學院。1980年,陝西省藝術學院撤銷,美術系科改建西安美術學院,音樂系科改建西安音樂學院。
西安音樂學院設有音樂學、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音樂表演、舞蹈編導四個本科專業,聲樂、管弦、民樂、作曲、音樂學、音樂教育、鋼琴、舞蹈編導和視唱練耳、基礎部共十個本科教學單位。在校本科生4000餘人,研究生200多人。[1]
西安音樂學院發有數種學術期刊,其中1982年創刊的《交響》最具影響力,是面對中國以及國際公開發行的綜合性音樂學術季刊,收錄於《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1]
學術研究
研究機構 截至2013年底,西安音樂學院共有2個國家級研究中心、2個省級研究中心。 國家級 西北民族音樂研究中心 西安鼓樂學術館 省級 趙季平工作室 西北民族音樂展覽館[19] 科研成果 學院注重學術研究和學科建設。截至2013年有在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30多項,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威爾第國際聲樂比賽金獎、CCTV電視歌手大獎賽美聲唱法金獎與合唱銀獎、梅花獎、中國金唱片獎等。出版學術專著40餘部,音樂作品50餘套。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至2012年,西安音樂學院圖書館館藏已達34.8萬冊(件、套),有電子文獻5萬冊、各類工具書790種,其中音樂類261種。 學術期刊 學報《交響》創刊於1982年,是面對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音樂學術季刊,為「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目錄」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
文化傳統
本標誌由「樂」字為設計主體,構形似「金鐘」,表現出音樂在人類文明中的源遠流長;英文「music」變異分散,組合融入「樂」字其中,體現出民族風與國際化的接 軌;標誌中心「art」的首寫字母「a」是英文第一字母,體現出學院立足傳統,迎接挑戰,創建一流音樂院校的雄心與魄力;千年古都的城牆紋飾遠接周秦漢唐文化傳承,近匯三秦熱土地域精粹,詮釋了學院「立幽幽秦中之根,沐綿綿八水之源,承雄雄長安之樂,頌欣欣天地人和」的人文積澱。體現出西音人紮根黃土地,放歌新時代,開拓創新,博採眾長,在藝術上堅持傳統與時代的交融、民族與世界的互動,可謂傳音之源遠,達院之任重。 本標誌設計精美簡潔、圖案莊重圓滿、色調和諧,形神統一、創意獨特。深刻蘊涵着回眸歷史、放眼未來、開拓創新、和諧發展的時代精神理念。突出了西安音樂學院的歷史特點和辦學內涵。
明德教化、樂音至善 一是典出有據,歷史文化色彩濃厚,分別引自《禮記·大學》、《荀子·王制》和《禮記·樂記》等古代典籍;二是內容完整,涵蓋了大學的「德治」理念、教育的「教化」功能和大學教育所追求的「至善」境界,與「治世之音」——美妙的樂音統一在一起,色彩鮮明,內涵深邃,較為完美地體現了西安音樂學院的辦學宗旨和辦學理念;三是特色突出,彰顯出學院作為音樂藝術高校的特點;四是反映了幾代西音人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打上了本院校園文化的烙印。作為「文化名片」,凝結着地處陝西的西安音樂學院深厚的文化傳統和文化精神;五是作為一種格言、箴言或座右銘,琅琅上口,便於傳承與實踐,對青年學子具有較好的引導訓育作用。
教學單位
作曲系、音樂學系、聲樂系、民樂系、管弦系、鋼琴系、音樂教育學院、現代音樂學院、舞蹈系、視唱練耳教研室、研究生部、基礎部、附屬中等音樂學校
著名校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