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臨時政府 (鄂木斯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伯利亞臨時政府是1918年由白軍在西伯利亞建立的一個短暫的政權。

1918年3月,布爾什維克政權在西伯利亞建立後,西伯利亞臨時政府主席社會革命黨人彼得·德爾伯與西伯利亞臨時政府(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政府成員一起遷往哈爾濱,6月遷往符拉迪沃斯托克。
歷史
1918年春,捷克斯洛伐克軍團的起義改變了西伯利亞局勢,西伯利亞由被布爾什維克控制逐漸轉為被白軍控制,白軍和捷克斯洛伐克軍團的部隊一個接一個地佔領了西伯利亞西部和東部的城市。1918年6月6日,鄂木斯克被白軍佔領。隨後白軍成立鄂木斯克司令部,遠東白軍統領帕維爾·帕夫洛維奇·伊萬諾夫-里諾夫上校則在這之後聲明:「從今天起,一切權力歸於我和我授權的專員所有,而西伯利亞政府移交給A.格里申-阿爾馬佐夫,直到權力得以移交到地方自治局與城市的行政機構」。
鄂木斯克政府的下一步是促使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社會革命人政府解散,並將權力移交給它。然而,1918年6月的政治形勢與1月的情況大不相同。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社會革命黨德伯的政府在其基本組成和最重要的職位分配上都是按社會主義標準的,也就是說,按照當時的標準,普遍認為社會革命黨人處以極左翼立場。白軍中並非所有人都希望,在勉強驅逐布爾什維克後卻屈服於社會革命黨人。
此外,白軍部分實權派將領不願受制於社會革命黨人。這導致了1918年6月在鄂木斯克進行的會議,隨後6月30日宣佈成立一個新的臨時政府,後來被稱為西伯利亞臨時政府。其主席是外交部長P.V·沃洛戈德斯基。除沃洛戈茨基外,部長會議還包括內政部長V.M·克魯托夫斯基、事務部長M.B·沙蒂洛夫、財政部長I.A·米哈伊洛夫和司法部長G.B·帕圖申斯基。[1]
後來,歷史學家N.N·戈羅文評價此事:"在鄂木斯克發生的事是一場和平且成功的政變"。[2]
社革德伯政府不願意承認這次政變的結果。6月29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舉行了一次會議,並宣佈改名為西伯利亞臨時自治政府(符拉迪沃斯托克)。
幾天後,鄂木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政府發佈互不承認的聲明。首先,1918年8月4日,鄂木斯克政府發表聲明:「從此以後,除了西伯利亞臨時政府(鄂木斯克)之外,其他任何政權都不得在西伯利亞境內行使權力」。[3]幾天後,即1918年8月8日,德伯政府發表《西伯利亞自治州臨時政府宣言》,並「通知俄國的友好國家,盟國和中立國,6月29日。1918年,它宣佈承擔了西伯利亞的政權的權力和應有義務」。[4]
除發表互不承認聲明外,符拉迪沃斯托克沒有其他反擊手段。西伯利亞軍隊支持鄂木斯克政府。德伯本人在宣佈成立「西伯利亞自治臨時政府」後不久就辭去了政府中職務,離開了符拉迪沃斯托克。1918年10月,西伯利亞臨時政府(符拉迪沃斯托克)解散,承認全俄臨時政府的權威。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