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同府
中國古代行政區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歷史
唐朝開元十八年(730年),置雲州。五代後晉時,割於契丹。遼興宗改為大同府,又稱西京大同府。金朝沿襲遼朝,保留西京京號,仍稱西京大同府。元朝改為大同路,屬於河東山西道宣慰司。明朝洪武二年,改為大同府,下轄四個州,七個縣,向南距離布政司駐地六百七十里[1]。
清代的大同府衝,繁,難。總兵駐。初因明制,領州四,縣七。雍正中,增陽高縣、天鎮縣,改朔縣及馬邑縣隸朔平府,蔚縣及黃昌縣分隸直隸宣化府、易州。領州二,縣七:大同縣、懷仁縣、山陰縣、陽高縣、天鎮縣、廣靈縣、靈丘縣、渾源州、應州[2]。辛亥革命後,全國廢府。
歷任西京留守
遼朝:
- 耶律馬六(1044年—1046年)
- 耶律貼不(1046年—1049年)
- 蕭滴冽(1050年—1051年)
- 耶律宗允(1057年—1058年)
- 耶律貼不(1059年—1063年)
- 耶律和魯斡(1064年—1065年)
- 耶律合朮(1065年—1066年)
- 耶律阿璉(1070年—1074年)
- 蕭燕六(1074年—1075年)
- 耶律燕哥(1087年—1088年)
- 蕭奪剌(1102年—1103年)
- 蘇京(1110年—1111年)
- 蕭查剌(1116年)
- 蕭乙薛(1116年—1117年)
- 耶律習泥烈(1119年—1121年)
- 蕭查剌(1121年—1122年)
- 虞仲文
金朝:
- 韓企先(1123年後—1128年)
- 高慶裔(1129年—1133年)
- 完顏昂(1137年—1140年)
- 完顏奭(1143年)
- 徒單拔改(金熙宗皇統年間)
- 完顏宗賢(皇統年間)
- 高楨(皇統年間—完顏亮天德初年)
- 完顏蒲家(1153年)
- 完顏雍(1153年—1154年)
- 完顏按答海(1156年)
- 蕭懷忠(1156年—1157年)
- 完顏晏(1157年)
- 孔彥舟(1157年—1160年)
- 蕭懷忠(1161年)
- 完顏宗憲(1162年)
- 完顏京(1165年)
- 唐括德溫(1166年)
- 完顏彀英(金世宗大定年間)
- 石抹榮(大定年間)
- 移剌道(大定年間)
- 完顏婆盧火(1183年)
- 移剌慥(1185年)
- 夾谷清臣(1186年—1189年)
- 完顏永中(1190年)
- 完顏襄(金章宗明昌初年)
- 完顏守貞(1192年—1193年)
- 徒單鎰(1197年—1198年)
- 完顏宗浩(1202年)
- 完顏崇肅(1204年)
- 完顏永功(1207年—1208年)
- 紇石烈執中(1208年—1209年)
- 紇石烈執中(1211年)
- 抹撚盡忠(1211年—1212年)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統二州、七縣。
Remove ads
領四州,七縣。
註釋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