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法式糕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蝴蝶酥(法語:Palmier)是一款流行於德國、西班牙、法國、意大利、葡萄牙和猶太人之間的西式甜點。普遍認為法國在20世紀早期發明了這款甜點,也有觀點認為首次烘焙是在奧地利的維也納。一般認為,蝴蝶酥的發展是基於對果仁蜜餅等類似的中東甜點烘烤方法的一次改變。[2]因其外形,在西方又有「棕櫚樹葉」、「象耳朵」、「眼鏡」等形象的說法。[3]在德國,這一甜點又被稱作「Schweineohren」,意為豬耳朵;因其外形似蝴蝶,在漢語中則被稱作蝴蝶酥。
蝴蝶酥有很多種類,其中比較常見的為做的比較小的千層酥皮甜點,蝴蝶酥外觀為淡黃或焦黃有很多層皺摺,有一些外表上有白砂糖,一般製作過程為把千層酥皮擀薄,切成長方形狀,刷上蛋液,撒糖和其他配料,隨後兩邊分別向中間摺疊,最中間留個空, 兩面疊起並切成小條,最後經由烘箱做出來。[4]。蝴蝶酥常被用作早餐食用,在法國可作為正餐吃完後的甜點,脆口香甜奶油味濃厚也很適合下午茶,一般搭配茶或咖啡享用。
在西方國家中,蝴蝶酥可以做出許多不同的開胃菜品種,用料包括有各種奶酪、草藥和香料,以及大蒜、西紅柿乾、香蒜。也可用於其他不同配料的組合。這類蝴蝶酥通常作為開胃菜或配菜,而不是甜點食用。
蝴蝶酥在中國的西式麵包房中十分常見,上海是最早接觸西式蝴蝶酥並成功將其本土化的中國城市,現已成為上海的經典海派小點心,其中以國際飯店西餅屋和有百年歷史的老西餐店德大食品最有名氣,國際飯店西餅屋的蝴蝶酥以酥脆和奶味重而廣受歡迎,其蝴蝶酥的年銷量超過了一千萬元人民幣。[5]
蝴蝶酥也是老北京歷史悠久的傳統風味小食,融入了中國文化後非常適合過年時的消遣。其口感鬆脆香酥,香甜可口,具有濃郁的桂花香味。[6]在中國的其他地方,如成都、天津、哈爾濱、南京、杭州、崑山、合肥等地都有結合當地特色的蝴蝶酥,在一些明顯帶有傳統中國特色的食店中也會有所售賣,[7]可以說蝴蝶酥是在中國本土化非常成功的一款西點。
由於蝴蝶酥屬於高糖、高熱量的起酥類甜點,多食宜引發肥胖、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