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美國廣播記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小華特·李蘭·克朗凱特(英語:Walter Leland Cronkite, Jr.,1916年11月4日—2009年7月17日),記者、冷戰時期美國最富盛名的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CBS晚間新聞的明星主播。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他在美國的民意調查中被評為「美國最值得信賴的人」。[1][2][3]
克朗凱特1916年出生在密蘇里州的聖約瑟夫。他在德克薩斯大學求學,後來離開學校在休斯頓的一家報社做報導工作。
1937年,克朗凱特成為一名合眾社美國和歐洲分社的戰地記者。1942年,合眾社派他前往倫敦任隨軍記者,成為哈里森·薩利斯伯里(Harrison Salisbury)的下屬。二戰中常冒槍林彈雨,深入前線,採訪戰地新聞。克朗凱特在合眾社工作並寫了不少典範式通訊報道,他英勇的表現為他贏得了二戰最佳戰地記者之一的聲譽。
美國另一位帶有傳記色彩的廣播記者愛德華·默羅曾一再鼓動其投入CBS門下,但合眾社聞訊後提高工資,留住了克朗凱特。戰後,克朗凱特留在歐洲,先任紐倫堡審判的首席記者,後任合眾社駐莫斯科分社社長。
1948年,他的周薪高達125美元,全社記者中名列第一。1948年老朋友卡爾科柏聘用克朗凱特擔任他的廣播電台和其他若干堪薩斯和密蘇里州電台駐華府記者,周薪250美金,從此進入廣播新聞界。
1950年韓戰爆發後,莫羅打來電話,問他是否願意為CBS報道這場戰爭,克朗凱特同意了。從此,克朗凱特投入CBS門下,並在此後成為CBS群星閃耀的廣播明星隊伍中的一員。
1952年,克朗凱特在報道總統大選時嶄露頭腳,引起矚目。
1962年,克朗凱特接替愛德華茲,出任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招牌節目「CBS晚間新聞」的主播。
1963年11月22日,甘迺迪的突然遇刺,現場擁有龐大採訪隊伍的CBS透過克朗凱特迅速發佈新聞動態。使得他聲名鵲起。
四年半後,他為大家報道了美國另一位著名人物的遇刺:「晚安,民權運動領袖中倡導非暴力的馬丁·路德·金恩博士,在田納西州的孟菲斯市遭到槍殺。」
在美國三大電視網主導美國電視節目的時代,克朗凱特和他的晚間新聞成為新聞節目收視率的第一名。他在主播電視新聞節目的19年裏,他給觀眾留下自信和誠實的形象。他被觀眾評為「美國最值得信賴的人」。他每天晚上的結束語「事實就是如此」(and that's the way it is)成為了流行語。
在他的晚間新聞生涯中,克朗凱特還報道了古巴導彈危機、越戰、水門事件醜聞、伊朗人質危機。他還製作了許多的新聞記錄片並主持了特別節目,包括太空發射、登月以及政黨大會、總統選舉和就職儀式。
多年以來,甚至克朗凱特離開主播台十年,一直被認為是全美國最受到信賴的人[4]。在他十九年的播報生涯,他被認為是「美國具權威性的新聞之聲」。
1968年2月,克朗凱特前往越南採訪春節攻勢之後的形勢,這次採訪嚴重影響了他對越戰的看法。回到美國以後,他在2月27日晚間例行戰事報道的結尾,一反平素不偏不倚的立場,發表了一篇帶有強烈批評色彩的評論,對越戰的前景直言不諱地表達了懷疑和憂慮。
時任美國總統的林登·約翰遜,一向是克朗凱特的忠實觀眾。據他的新聞秘書(Press Secretary)轉述,約翰遜在看了克朗凱特的節目以後,關掉電視機,然後說了一句廣為流傳的話:「如果我失去了克朗凱特,我就失去了美國的中間階層。」("If I've lost Cronkite, I've lost Middle America.") 此後不久,約翰遜在一次電視直播講話的結尾,出人意料地宣佈不再尋求連任。一般認為克朗凱特對越戰的公開批評,對約翰遜的棄選有直接影響。
1981年,克朗凱特從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退休。但是他還繼續做為特別記者進行一些報道。
他的許多崇拜者說,克朗凱特為當時新興起的電視新聞業建立了客觀公正的高標準。
自傳:《記者生涯——目擊世界60年》(Report's Life)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