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丹岛)。南面海岸受到海洋侵蚀,形成锯齿状的海岸线和小海湾。西北57公里处隔着南千岛海峡是国后岛,隔色丹水道(日语:色丹水道)西南22公里有多乐岛和西南约20公里处的海马岛。含火成岩和堆积岩的白垩纪沉积物在色丹的西北海岸被发现。岛东北的世界边缘角(日语:Край Света)伸入海中1公里,宽40-50米。
齿舞群岛在內的南千島群島擁有主權,要求俄罗斯將南千島群島歸還給日本。 群島名由来阿伊努語“ハ・アプ・オマ・イ(流冰退去的地方)”。1885年之前,齿舞诸岛属色丹群岛。也有“珸瑤瑁諸島”和“水晶諸島”的名称。 萨哈林州杜马1999年2月18日的决议指出,1998年的多项俄日协议中使用了“Хабомаи”这个名
南千岛群岛色丹岛,1956年進一步宣布拒絕放棄擇捉島、國後島,有根據國際形勢,單方面挑起領土爭議的嫌疑。 根據1855年簽訂的《日俄和親通好條約》,日本和俄羅斯在千島群島上的邊界應該在於擇捉島與得撫島之間的弗里斯海峽 (日本稱擇捉水道),因此弗里斯海峽以南的擇捉島、國後島、齒舞群島、色丹島在當時是日本的領土。
南千島群島爭議擇捉島(択捉島,えとろふとう,俄語伊图鲁普島,Итуруп) 國後島(国後島,くなしりとう,俄語庫納施爾島,Кунашир) 色丹島(色丹島,しこたんとう,俄語施科坦島,Шикотан) 齒舞群島(歯舞群島/歯舞諸島,はぼまいぐんとう,俄語哈伯邁群島,Острова Хабомаи)
国后岛а)也有少量人口分布。地質上為千島火山帶最南端。 隔国后水道与择捉岛相望,距22公里。向西25公里,隔根室海峡能看到北海道的根室半岛。西南跨野付水道可见野付半岛,隔16公里。向东南有南千島海峡(日语:南千島海峡),57公里外是小千岛群岛的色丹岛。 全岛有三座山脉,将全岛分为四部分,南部有平坦处,北部是多库恰耶瓦山脉(俄语:Хребе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