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通用艦船分類符號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美國海軍通用艦船分類符號(英語:US Hull Classification Symbols)是用來識別不同類別的艦船的代號。英國皇家海軍和其他的歐洲國家的海軍也用極為相似的代號來表明不同類別的戰艦和海軍戰船舷號系統。

分類代號和舷號是一艘現代戰艦必有的標誌。當戰船得到重大改進或者另作他用時將會得到一個新的代號,有時候會更舷號有時候則不會。當然,這個代號系統自1907年誕生以來也經過很多次的改變,所以很多戰船的代號會隨着代號系統的修改而修改,但其實戰艦本身並沒有任何改變。

很多美國戰船的代號並未真正使用,但這些代號也紀錄在海軍艦艇數據庫中。

1975年,美國海軍將巡洋艦護衛艦、遠洋護衛艦重新分類以達到與其他國家分類方法的統一。

如果一艘船的艦船分類代號以"W"開頭,那代表該船隸屬美國海岸警衛隊。如果一艘船以"T-"開頭,則代表該船是美國海洋軍事補給司令部的民用船隻。

軍艦

軍艦被設計用來參與戰鬥行動。 兩個字母代碼適用於區分各種巡洋艦亞型的需求。

更多資訊 BB, CA ...
戰艦(Battleship) 重型砲艦 (–1962年) BB
巡洋艦(Cruiser) 裝甲(Armored)(1921年–1931年)
重型 (1931–1975)
CA
大型 (–1947年) CB
戰鬥
指揮(Command)
(–1961年)
CC
輕型(Light) (–1950年) CL
航空或飛行(Voler,法語) CV
驅逐艦(Destroyer) 船艦 DD
護衛(Escort) DE
飛彈(Guided Missile) DDG
關閉

航空母艦(CV)

所有被用於以艦載機為主要戰鬥工具的戰艦,統稱為航空母艦。"CV"是航空母艦最基本的代號。最早"CV"是由巡洋艦(cruisers)而來,這是由於當時的航空母艦的用途被看作是用於延伸對海上的控制,這個代號同時區別了航母與巡洋艦的作用。字母"V"由法語中"Voler"(飛行,Fly)。這與當時大眾的看法並不相同,當時人們認為"CV"的意思代表的是"Carrier Vessel"(運載艦隻)。自1935年後,"CV"正式成為了艦船類別代號,其意義為"Aircraft Carrier"(航空母艦)。在美國,航空母艦的代號被分類兩個序列:第一序列為"CV"序列,即戰鬥航母序列。以蘭利號為該序列首艦,編號CV-1;第二序列為"CVE"序列,即護航航母序列。該序列編號自CVE-1長島號英語USS Long Island (CVE-1)開始一直到CVE-127沖繩號為止(實際上真正下水服役者僅至CVE-123天寧號,後續四艘則都被取消建造),該序列現已經被廢除。 以下為航母的各種類別:

  • AV:水上飛機母艦 (退役)
  • AVG:飛機運載母艦 (改劃為護航航母) (1941~1942年使用)
  • AVD:攻擊型水上飛機航空母艦 (退役)
  • AVP:水上巡邏飛機航空母艦 (退役)
  • ACV:飛機運載母艦 (護航航母) (1942年使用)
  • CV:艦隊航空母艦 (1921年~1975年使用)、多功能航空母艦(1975年至今)
  • CVA:攻擊型航空母艦 (1975年6月30日與"CV"合併)
  • CVAN:核動力攻擊型航母 (1975年6月30日與"CVN"合併)
  • CVB:大型航空母艦(1952年與"CVA"合併)
  • CVE:護航航空母艦 (退役) (1945年取消該代號和序列)
  • CVHA:攻擊直升機航空母艦 (退役)
  • CVHE:護航直升機航空母艦 (退役)
  • CVL:輕型航空母艦 (退役)
  • CVN:核動力多功能航空母艦
  • CVS:反潛航空母艦 (退役)
  • CVT:航母訓練艦 (現改為"AVT")
  • CVU:徵用性航空母艦 (退役)
  • CVG:導彈航空母艦、導彈(退役)
  • CF:飛行甲板巡洋艦(1930年代,退役未使用)
  • CVV:[1]中型多用途航空母艦(退役未使用)

其他水面戰艦

這些水面艦隻通常用於在公海與敵交戰。最常見的莫過於戰列艦,巡洋艦和驅逐艦了。戰列艦通常具有厚重的裝甲和強大的火力,巡洋艦相對戰列艦這兩方面都要弱一些,驅逐艦以及其他小型艦則更弱。在1920年以前,這些水面戰艦的代號通常以「<類別>編號」作為格式,其中類別則要求必須用全稱。但這些代號通常的被以最簡短方式記錄,就像「B-x」、"C-x"、"D-x"等等。比如,1920年前,明尼蘇達號(BB-22)的戰艦代號必須標為「USS Minnesota, Battleship number 22」(美國海軍明尼蘇達號,第22號戰列艦),但在紀錄中則記為「USS Minnesota, B-22」。1920年後,戰艦代號在紀錄,和戰艦標示上都改為了「USS Minnesota (BB-22)」,以儘可能的簡化。 以下為水面戰艦的各種類別代號:

  • B:戰列艦 (1920年前)
  • BB:戰列艦(退役)
  • BBG:導彈戰列艦 (僅適用於理論文章中,並沒有實際使用)
  • BBGN:核動力巡航導彈戰列艦(從未使用)
  • BM:淺水重炮艦(1920年退役)
  • ACR:鐵甲巡洋艦 (1920年前)
  • C:巡洋艦 (1920 年之前的防護巡洋艦和和平巡洋艦)
  • CA:(第一版本) 巡洋艦 (退役,由 1920 年之前所有倖存的防護巡洋艦和和平巡洋艦組成)
  • CA:(第二版本) 重巡洋艦, 從重炮巡洋艦中區分出來 (退役)
  • CAG:飛航導彈巡洋艦(退役)
  • CB:大型巡洋艦(退役)
  • CBC:大型指揮巡洋艦 (退役,從未在實際中使用)
  • CC:戰列巡洋艦 (退役,英德的該型艦隻經歷過一戰,美國戰巡從未實際使用過,一戰後被改造為航空母艦)
  • CC:(第二種用法) 指揮巡洋艦 (退役)
  • CG:導彈巡洋艦
  • CGN:核動力導彈巡洋艦
  • CL:輕巡洋艦 (退役)
  • CLAA:防空巡洋艦 (退役)
  • CLG:輕型導彈巡洋艦 (退役)
  • CLGN:輕型核動力導彈巡洋艦 (退役)
  • CLK:獵艇巡洋艦 (於1951年停止使用)
  • CS:偵查巡洋艇 (退役)
  • CSGN:洲際打擊導彈巡洋艦(暫譯)
  • D:驅逐艦 (1920年前)
  • DD:驅逐艦
  • DDE:反潛驅逐艦(該代號於1962年取消)
  • DDG:飛彈驅逐艦
  • DDK:獵艇驅逐艦 (該代號於1950年3月4日與DDE合併)
  • DDR:雷達哨驅逐艦 (退役)
  • DE:護航驅逐艦 (二戰後與改稱遠洋護航驅逐艦「Ocean Escort」)
  • DE:遠洋護航驅逐艦 (該代號於1975年6月30日停用)
  • DEG:遠洋導彈驅逐艦 (該代號於1974年6月30日停用)
  • DER:遠洋雷達哨驅逐艦 (該代號於1974年6月30日停用)
  • DL:引導驅逐艦 (後改稱為護衛艦) (退役)
  • DLG:導彈護衛艦 (該代號於1974年6月30日停用)
  • DLGN:核動力導彈護衛艦 (該代號於1974年6月30日停用)
  • DM:布雷驅逐艦 (退役)
  • FF:巡防艦 (退役)
  • FFG:導彈護衛艦
  • FFR:雷達哨護衛艦 (退役)
  • FFT:作訓護衛艦 (退役)
  • K:護衛艦(一種介於海岸巡邏艇和護衛艦的艦級) (退役)
  • LCS:瀕海戰鬥艦
  • M:巡戰艇 (1880-1920)
  • PS:裝甲艦 (專指納粹德國的德國級)

潛艇(SS)

這裏的潛艇指所有能夠機動式軍用潛艇(通常以SS開頭,代表submersible ship,即潛艇的意思)無論用於戰鬥、輔助以及研發。以下為潛艇的各種類別及代號:

  • SC: 巡洋潛艇(退役)
  • SF: 艦隊潛艇 (退役)
  • SM: 布雷潛艇(退役)
  • SS: 攻擊潛艇
  • SSA: 貨運潛艇(退役)
  • SSB: 彈道導彈潛艇
  • SSBN: 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
  • SSK: 獵艇潛艇(退役)
  • SSN: 核子動力潛艇
  • SSG: 導彈潛艇 (退役)
  • SSGN: 核動力導彈潛艇
  • SSO: 運油潛艇(退役)
  • SSP: 運輸潛艇(退役)
  • SSR: 雷達哨潛艇(退役)
  • SSRN: 核動力雷達哨潛艇 (退役)
  • SST: 作訓潛艇(退役)
  • AGSS: 補給潛艇
  • AOSS: 運油潛艇 (退役)
  • ASSP: 運輸潛艇 (退役)
  • APSS: 運輸潛艇 (退役)
  • LPSS: 兩棲登陸潛艇 (退役)
  • SSLP:運輸潛艇(退役)

SSP, ASSP, APSS, 和LPSS 其實是同一個種類在不同時期的代號

  • X:微型潛艇
  • IXSS: 未分類潛艇
  • MTS: 固定訓練潛艇(岸基訓練潛艇)(改裝自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用於海軍訓練)

武裝巡邏艇

戰鬥巡邏艦指其任務不僅僅是近海巡邏,而且還有一定的自持力和遠洋能力以保證在公海執行任務,且能夠在超過48小時無補給的情況下作戰。該類艦全部已經退役。

  • PC: 近海巡邏艦
  • PCF: 越南雨燕式戰艦
  • PE: 一戰中的鷹式戰艦
  • PF: 二戰中的護衛艦(Frigate),基於皇家海軍的河級(River class).
  • PFG: 特指美國海軍「奧利弗·阿澤德·佩里」號導彈護衛艦(USS Oliver Hazard Perry ,FFG-7 )
  • PG: 炮艇,後稱武裝巡邏艇
  • PT: 魚雷摩托快艇(用於二戰中)
  • PGH: 武裝巡邏水翼艇
  • PHM: 導彈巡邏水翼艇
  • MTB: 魚雷快艇

兩棲戰艦包括所有具有兩棲作戰建制能力並具有能夠在公海上長期作戰的特徵的艦艇。艦艇有兩類:兩棲戰艦 (amphibious assault ships),用於跨越海洋;登陸艇 (Landing Craft),用於在入侵時將部隊從船上運送到海岸。 美國海軍對帶有井甲板的船舶的船體分類符號取決於其飛機設施:


艦船:

  • AKA:武裝貨運船 (改為LKA,1969年退役)
  • APA:武裝運輸艦 (改為LPA,1969年退役)
  • APD:高速運輸艦(改裝驅逐艦或驅逐艦護航)(改為LPR,1969年退役)
  • APM:機械化火砲運輸(改為LSD)
  • AGC:兩棲部隊旗艦(改為LCC,1969年退役)
  • LCC:兩棲指揮艦(第二次使用LCC)
  • LHA:直昇機登陸突擊艦(Landing Helicopter Assault),結合LPH與LSD功能,但偏重航空作戰能量,塢艙小機庫大,容納更多直升機與短場起降飛機
  • LHD:兩棲突擊艦(Landing Helicopter Dock),類似LHA,但偏重登陸強灘能量,塢艙大機庫小,容納更多登陸艇和氣墊船
  • LKA:兩棲貨船 (已退役)
  • LPA:兩棲運輸艦
  • LPD:兩棲船塢運輸艦(Landing Platform Dock),類似LSD,但加強運輸能量,以求搭載一個加強營的完整人員裝備
  • LPH:直昇機平台登陸艦 (已退役) ,純粹的飛行器載體加飛行甲板,只有機庫沒有塢艙,支援直昇機與短場起降飛機
  • LPR:高速運輸艦
  • LSD:船塢登陸艦(Landing Ship Dock),類似LST,但敞開式艙門做在登陸艦尾,整個船後方變成塢艙,登陸艇載坦克由後方出艙再登陸。船艏吃水深,塢艙上方可停直昇機
  • LSH:重型登陸艦
  • LSIL:大型步兵登陸艦 (曾稱為LCIL)
  • LSL:後勤登陸艦
  • LSM:中型登陸艦
  • LSM(R):中型火箭登陸艦 (Rocket)
  • LSSL:大型登陸支援艦 (formerly LCSL)
  • LST:坦克登陸艦(Landing Ship Tank),敞開式艙門做在登陸艦艏,衝上灘頭後打開艙門,讓坦克快速登陸。船艏吃水淺
  • LSV:車輛登陸艦

登陸艇

遠征支援艦

由軍事海運司令部運營,船舶前綴為「USNS」,船體代碼以「T-」開頭。

  • EMS:遠征醫療船 (由EPF改裝成醫院船)
  • ESD:遠征轉運船塢艦
  • ESB:遠征移動基地艦(ESD 的變體,以前稱為 AFSB)
  • EPF:遠征快速運輸艦
  • MLP:移動登陸平台艦(改為ESD)
  • JHSV:聯合高速艦(改為EPF)
  • HST:高速運輸艦(類似於 JHSV,並非為二戰時期的高速運輸艦 (APD) )
  • HSV:高速艦

水雷艦

水雷艦指以在水面中進行佈設(拆除)水雷為主要任務的艦種

以下為佈雷艦的各種類別和代號:

  • AM: 掃雷艦
  • AMb: 港灣掃雷艦
  • AMc: 濱海掃雷艇
  • AMCU: 水下探雷艦
  • MSO: 遠洋掃雷艇
  • MSC: 濱海掃雷艦
  • MCM: 水雷對抗艦
  • MCS: 水雷對抗支援艦
  • MH: 獵雷艦 (發現並拆除魚雷之船艦)
    • MH(C): 獵雷艦 (濱海)
    • MH(I): 獵雷艦 (近海)
    • MH(O): 獵雷艦 (遠洋)
    • MH(S): 獵雷艦 (普通型號)
  • CM: 佈雷艦
  • CMc: 濱海佈雷艇
  • MLC: 濱海佈雷艦
  • DM: 布雷驅逐艦

海岸防衛艦

海岸防衛艦指以海岸巡邏和防衛為主要任務的艦隻,通常不具備遠洋能力.

  • FS: 濱海防衛艦
  • IX: 帆船護衛艦 (只有憲法號一艘仍然服役)
  • PB: 巡邏艇
  • PBR: 江河巡邏艇
  • PC: 海岸巡邏艇
  • PCE: 巡邏護衛艇
  • PF: 護衛艦, 其功能與二戰中的國民海岸防衛艇相似
  • SP: 海岸巡邏艇

輔助工具

輔助艦旨在發揮多種作用,支持戰鬥艦艇和其他海軍行動。

戰鬥後勤類型

有能力向艦隊單位提供航行補給(UNREP)的船舶。

  • AE:彈藥船
  • AF:儲存船(退役)
  • AFS:戰鬥物資船
  • AK:彈藥乾貨船
  • AKE:先進彈藥乾貨船
  • AKS:物資雜貨船
  • AO:艦隊運油船
  • AOE:快速戰鬥支援艦
  • AOL:輕型油料補給艦
  • AOR:油料補給艦
  • AVS:航空用品補給艦 (退役)

移動物流類型

移動後勤船有能力為遠離母港的其他部署部隊提供直接物資支持。

AC:運煤船(已退休) AD:驅逐艦補給艦 AGP:巡邏艇補給船 AR:修理船 ARB:修理船 (戰鬥損壞維修) ARC:修理船 (電纜維修) ARG:修理船 (內燃機維修) ARH:重型船體修理船 ARL:修理船 (登陸艇維修) ARV:修理船舶 (飛機維修) ARVH:修理船舶(飛機、直升機維修) AS:潛艇補給船 AW:輔助飛機起降訓練艦(退役)

後勤艦船

後勤艦船指那些設計上不具有戰鬥能力,通常沒有武裝的戰艦。

輔助艦

輔助艦隻是指被設計為公海航行的艦隻進行輔助遠洋任務的後勤艦船。也包括那些具有遠洋能力的輔助性艦船

  • ACS: 水上起重船
  • AG: 多用輔助艦
  • AGDE: 遠洋護衛測試船
  • AGDS: 深潛輔助船
  • AGER: 環境考察船
  • AGF: 指揮艦
  • AGFF 護衛艦測試船
  • AGM: 導彈射程測量船
  • AGOR: 海洋研究船
  • AGOS: 水文監視船
  • AGS: 測量艇
  • AGSS: 輔助研究潛艇
  • AGTR: 技術研究船
  • AH: 醫療船
  • AK: 貨運船
  • AKR: 車輛運輸船
  • AKS: 補給儲藏船
  • AOG: 汽油運輸船
  • AOT: 燃油運輸船
  • AP: 運輸船
  • APD: 快速運輸艦
  • ARC: 海底光纜鋪設船
  • ARL: 小型維修船
  • ARS: 打撈船
  • ASR: 潛艇救援艦
  • AT: 遠洋拖船
  • ATA: 輔助遠洋拖船
  • ATF: 艦隊遠洋拖船
  • ATS: 營救與打撈船
  • AVB: 飛機後勤補給艦
  • AVT: 輔助航空登陸訓練艦

輔助工程船

輔助工程船指那些海軍下屬(包括沒有自行移動能力)的,用於輔助戰鬥或建立海岸設施的艦船。這些艦船代號中帶有"N"的為沒有自行移動能力的艦船。

  • AB: 浮吊
  • AFDB: 大型漂浮干船塢
  • AFDL: 小型漂浮干船塢
  • AFDM: 中型漂浮干船塢
  • APB: 機動式兵營船
  • APL: 兵營船
  • ARD: 輔助維修干船塢
  • ARDM: 中型輔助維修干船塢
  • ATA: 輔助遠洋拖船
  • DSRV: 深潛修理船
  • DSV: 深潛航具
  • NR: 潛水研究航具
  • YC: 駁船
  • YCF: 平底(車輛)駁船
  • YCV: 飛機運輸駁船
  • YD: 浮吊
  • YDT: 潛水支援船
  • YF: 裝甲駁船
  • YFB: 渡船或汽艇
  • YFD: 漂浮干船塢
  • YFN: 裝甲駁船(無自行移動能力)
  • YFNB: 大型裝甲駁船 (無自行移動能力)
  • YFND: 干船塢伴隨船(無自行移動能力)
  • YFNX: 特戰駁船 (無自行移動能力)
  • YFP: 海上鑽井
  • YFR: 冷藏駁船
  • YFRN: 冷藏駁船 (無自行移動能力)
  • YFRT: 中繼船
  • YFU: 港效船
  • YG: 垃圾駁船
  • YGN: 垃圾駁船 (無自行移動能力)
  • YLC: 打撈起重船
  • YM: 挖泥船
  • YMN: 挖泥船 (無自行移動能力)
  • YNG: 閘門船
  • YNT: 網船
  • YO: 石油駁船
  • YOG: 汽油駁船
  • YOGN: 汽油駁船 (無自行移動能力)
  • YON: 石油駁船 (無自行移動能力)
  • YOS: 石油駁船
  • YP: 巡邏訓練艇
  • YPD: 水上打樁機
  • YR: 浮動車間
  • YRB: 維修船台
  • YRBM: 維修船台
  • YRDH: 浮動干船塢車間 (殼體)
  • YRDM: 浮動干船塢車間 (機械)
  • YRR: 放射污染維修船
  • YRST: 打撈支援船
  • YSD: 水上飛機吊起船
  • YSR: 清淤駁船
  • YT: 港口拖船 (這些船被分到了 YTB,YTL,以及 YTM 的分類中)
  • YTB: 大型港口拖船
  • YTL: 小型港口拖船
  • YTM: 中型港口拖船
  • YTT: 魚雷試驗船
  • YW: 淡水駁船
  • YWN: 淡水駁船 (無自行移動能力)

其餘各項船舶

  • 其餘編號船隻:投入使用執行輔助任務的民用船舶,廣泛用於各種大型遠洋船舶以及沿海和船廠船舶(第一次世界大戰;1920年退役)
  • IX:未分類雜項單位
  • 「無」:為了紀念其獨特的歷史地位,憲法號(以前稱為 IX 21)被重新分類為「無」,於1975年9月1日生效。

飛艇(Airship)

儘管是飛機,但二戰前的剛性飛艇已投入使用(與水面戰艦和潛艇沒有什麼不同),它們的船尾懸掛着美國國旗,並帶有美國艦艇(USS)的名稱。

  • ZMC: 鐵殼飛艇(MC是Metal Clad的縮寫)
  • ZNN-G: G級別 飛艇
  • ZNN-J: J級別 飛艇
  • ZNN-L: L級別 飛艇
  • ZNP-K: K級別 飛艇
  • ZNP-M: M級別 飛艇
  • ZNP-N: N級別 飛艇
  • ZPG-3W: 監視巡邏飛艇
  • ZR: 硬式飛艇
  • ZRS: 硬式飛艇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