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松山區松山國民小學
位於臺北市松山區的一所公立國民小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位於臺北市松山區的一所公立國民小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北市立松山國民小學(簡稱松山國小)是臺北市松山區的一所市立國民小學,是臺北市第七所百年老校[1],鄰近松山車站、松山區公所、松山轉運站。
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在1898年6月同意設置「國語傳習所錫口分教場」,同年9月4日在慈祐宮右側廂房開始上課,在10月1日依《公學校令》實施而改制為「錫口公學校」。1905年11月15日設立「內湖分校」(1913年獨立為內湖公學校,今內湖國小),位在車站北側的新校舍在1908年8月底完工,1914年4月1日設立「南港分校」(1918年獨立為南港公學校,今南港國小)。1921年4月1日,學校改稱「松山公學校」。1923年4月1日設置高等科。1931年4月16日,校內設置松山國語講習所。1938年4月1日,因松山庄併入台北市,松山公學校改由台北市役所管轄,地址為台北市松山403番地。1939年4月,松山公學校舉行創校四十周年紀念活動紀並由許金定、徐春卿分別捐了大楠公像、二宮尊德像,以及由以前的校友捐贈了校舍室內、室外的大時鐘[2]。1940年,位於松山公學校旁的松山尋常小學校遷到新校地(今興雅國小),原校舍讓與松山公學校。1940年1月,位在松山公學校旁的松山尋常小學校遷到興雅國小現址。1941年4月1日,松山公學校改制為「松山國民學校」[1]。
二戰後,由王子榮擔任松山國民學校戰後首任長。1946年,松山初級中學在創立在松山國民學校內,後來在1947年改制為松山初級商業學校,在1953年遷出搬到松山家商現址。1955年8月,設立「松山國民學校五分埔分校」(1957年獨立為永春國民學校)。1968年,松山國民學校因九年國民教育實施而改名為「松山國民小學」[3]。
松山國小西側的松山派出所約在1990年代拆除,此土地後來則成為松山國小校地,並包含了兩棵大榕樹,分別被命名為「不老仙」及「萬壽松」[4]。2013年,配合臺北捷運松山新店線興建,松山國小與捷運共構的新校舍松山樓完工[5];同年在松山國小西側空地,擺放了日本松山市贈與慈祐宮的「松山道後溫泉祈福機械鐘」[6]。
松山國民學校、松山國民小學[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