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治(1321年—1323年)是元朝時元英宗的年號,共計使用3年。至治三年九月四日元泰定帝即位沿用。[註 1] 快速預覽 至治在大蒙古國、元朝和元英宗時期的位置。 ... 至治 1321年-1323年 政權 元朝 君主 元英宗碩德八剌 歷時 3年 至治在大蒙古國、元朝和元英宗時期的位置。 關閉 意涵 出自《尚書‧君陳》:「至治馨香,感於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爾。」寓意安定昌盛、教化大行的政治局面或時世。 改元 延祐七年——正月,元仁宗去世。三月十一日,元英宗碩德八刺即位。十二月一日,有詔明年改元至治。[2][3] 至治三年——八月,元英宗被弒。九月四日,泰定帝也孫鐵木兒即位。十二月三十日,有詔明年改元泰定。[4][5] 西曆紀年對照表 更多資訊 至治, 元年 ... 至治 元年 二年 三年 公元 1321年 1322年 1323年 干支 辛酉 壬戌 癸亥 關閉 至理 高麗為迴避成宗王治的名諱,將至治的治改為理。 大事記 出生 逝世 至治三年--宋恭帝 註釋 [註 1]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作泰定帝八月即位,[1]據 《新元史》記載,泰定帝實際在九月癸巳日即位。 參考文獻 [1]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195頁。 [2]宋濂. 元史本紀第二十七英宗一. 維基文庫 (中文).「〔延祐七年三月〕庚寅,帝即位,……十二月乙巳朔,詔曰:『朕祗遹貽謀,獲承丕緒,念付託之惟重,顧繼述之敢忘。爰以延祐七年十一月丙子,被服袞冕,恭謝於太廟。既大禮之告成,宜普天之均慶。屬茲踰歲,用易紀元,於以導天地之至和,於以法春秋之謹始,可以明年為至治元年。減天下租賦二分,包銀五分。免大都、上都、興和三路差稅三年。優復煮鹽、煉鐵等戶二年。開燕南、山東河泊之禁,聽民採取。命官家屬流落邊遠者,有司資給遣之;其子女典鬻於人者,聽還其家。監察御史、廉訪司歲舉可任守令者二人。七品以上官,有偉畫長策可以濟世安民者,實封上之。士有隱居行義,明治體,不求聞達者,有司具狀以聞。』」 [3]柯劭忞. 新元史本紀第十八英宗. 維基文庫 (中文).「〔延祐七年三月〕庚寅,帝即位於大明殿,……十二月乙巳朔,詔曰:『……屬茲逾歲,用易紀元,於以導天地之至和,法春秋之謹始,可以明年為至治元年。……』」 [4]宋濂. 元史本紀第二十九泰定帝一. 維基文庫 (中文).「〔至治三年〕九月癸巳,即皇帝位於龍居河,大赦天下。……十二月……下詔改元,詔曰:『朕荷天鴻禧,嗣大歷服,側躬圖治,夙夜祗畏,惟祖訓是遵,乃開歲甲子,景運伊始,思與天下更新。稽諸典禮,踰年改元,可以明年為泰定元年。』」 [5]柯劭忞. 新元史本紀第十九泰定帝. 維基文庫 (中文).「〔至治三年〕九月癸巳,帝即位於龍居河。大赦天下。……十二月……丁亥,改元泰定,詔曰:『……稽諸典禮,逾年改元,可改明年為泰定元年。』」 深入閱讀 李崇智. 中國歷代年號考. 北京: 中華書局. 2004年12月. ISBN 7101025129. 鄧洪波. 東亞歷史年表.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劃. 2005年3月 [2021-11-06]. ISBN 978986000518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8-25). 參看 中國年號列表 其他政權使用的至治年號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權年號 元應(1319年-1321年):日本—後醍醐天皇之年號 元亨(1321年-1324年):日本—後醍醐天皇之年號 大慶(1314年—1324年):越南陳朝—陳明宗陳奣年號 前一年號:延祐 中國年號 下一年號:泰定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