鬍子鮎(學名:Clarias fuscus)為輻鰭魚綱鮎形目鬍子鮎科鬍子鮎屬的其中一種魚類,又名鬍鮎、塘虱、土虱、土殺魚、塘角魚、過山鰍。
特徵
本魚體長約20至24.5厘米,灰褐色或深灰色,腹部呈白色與灰色,無鱗。有須4對,背鰭和臀鰭均延長,背鰭軟條59-63枚,臀鰭軟條42-46枚,胸鰭有一毒棘,圓形尾鰭。鰓腔上方具有一樹枝狀輔呼吸器,能呼吸空氣。可作為食用魚及養殖魚類。
分佈
鬍子鮎分佈於亞洲中國南自海南島、香港北至長江中下游, 西自雲南, 東至台灣、柬埔寨、越南、老撾及菲律賓的淡水流域。
在中國,分佈於南自海南島北至長江中下游、西自雲南、東至福建等,屬於亞熱帶小型底棲魚類。其常棲息於水草叢生的江河,生活於熱帶、池塘、溝渠以及沼澤的稻 田的洞穴內或暗處。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亞洲、非洲。[1]
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