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台湾经济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胡勝正(1940年8月5日—2018年7月10日),中華民國經濟學者、政治人物,生於臺灣宜蘭縣,主要的學術專長涵蓋總體經濟學、公共經濟學、經濟成長理論等方面,為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中華民國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並獲頒國立東華大學管理學院榮譽教授。
胡勝正 | |
---|---|
中華民國第3任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 | |
任期 2007年1月25日—2008年5月20日 | |
行政院院長 | 張俊雄 |
前任 | 施俊吉 |
繼任 | 陳樹 |
中華民國第10任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 | |
任期 2004年5月20日—2007年5月21日 | |
行政院院長 | 遊錫堃 → 謝長廷 |
前任 | 林信義 |
繼任 | 何美玥 |
個人資料 | |
性別 | 男 |
出生 | 日治臺灣臺北州宜蘭郡 | 1940年8月5日
逝世 | 2018年7月10日 臺灣臺北市中正區臺大醫院 | (77歲)
國籍 | 大日本帝國(1940年-1945年) 中華民國(1945年-2018年) |
政黨 | 民主進步黨 |
配偶 | 朱敏惠 |
經歷
| |
中央研究院院士 (人文及社會科學,2000年第23屆) |
1940年,出生於台灣宜蘭,是宜蘭中學校友。
1960年,考取高考統計人員。
1968年到1996年間,長期在美國普渡大學教書擔任講師、副教授、教授與系主任等職位。
1979年到1980年,因為社會保險專長,獲得美國聯邦政府社會安全局邀請訪問一年。
1982年到1983年,擔任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經濟系訪問教授。
1993年到1994年間,首度回臺灣,在中央研究院經濟學研究所擔任為期一年的訪問教授。
1996年,臺灣首次舉行總統大選全民直接選舉,爆發台灣海峽飛彈危機,他從美國束裝返臺,出任中央研究院經濟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在中央研究院服務時獲得人文組評鑑第一名,到2001年卸任。回台後曾受邀參與規劃國民年金制度。[1]
1997年,開始擔任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合聘教授。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2000年,當選第23屆中央研究院院士。[2]出任中央銀行理事。
2001年,入閣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期間負責七大部會業務,完成審查150多部法案。擔任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
2004年,以行政院政務委員兼任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到2007年。獲得美國普渡大學經濟學榮譽博士。
2007年,轉任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協助處理財務惡化的中華商業銀行與力華票券,完成九項法律修正案立法,推動並完成21件銀行整併案;為了維持健全的金融體系,將存款保險金額由100萬元新台幣調高到150萬元新台幣。2008年政黨輪替,新任行政院長劉兆玄於胡勝正主委卸任時頒發行政院一等功績獎章。[3]
2010年,金管會主委卸任後,擔任臺灣科技大學講座教授、榮譽講座教授。
2011年,擔任國立東華大學管理學院財務金融系榮譽教授、小英教育基金會政策顧問。[4]
2016年8月2日,擔任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
2016年12月2日,回任中央銀行理事、常務理事。
2018年6月21日,中央銀行理監事聯席會議,抱病坐輪椅、戴氧氣瓶出席,對提案提出建設性意見。
2018年7月9日,抱病潤飾出席中央銀行理監事聯席會議發言稿。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