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演唱技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美聲唱法(意大利語:bel canto)是始於16世紀意大利,完成於19世紀的藝術性很高的唱法,用於意大利歌劇。它有幾個不同的含義,並受到各種各樣的解釋[1]。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09年8月6日) |
美聲唱法產生於17世紀意大利的一種演唱風格。以音色優美,富於變化;聲部區分嚴格,重視音區的和諧統一;發聲方法科學,音量的可塑性大;氣聲一致,音與音的連接平滑勻淨為其特點。這種演唱風格對全世界有很大影響。現在所說的美聲唱法是以傳統歐洲聲樂技術、尤其是以意大利聲樂技術為主體的演唱風格。在文藝復興思潮的影響下,逐漸產生了歌劇,美聲唱法也逐漸完善。雅各布·佩里寫出意大利最早的歌劇《達芙妮》,1600年又寫出了歌劇《猶麗狄茜》。作曲家的創作,使歌劇突破了以往的唱法。
美聲唱法在20世紀初引入中國之後,源於民間民歌和戲曲的中國民族唱法受到了它的衝擊。1940年代延安的一些文工團和藝術家開始在其創作的音樂作品中使用民族唱法。1949年後中國的音樂教育界開始構建「專業民族唱法」,形成所謂「土洋之爭」和「唱法問題」爭論,結果為專業民族唱法在高校音樂教育中擁有一席之地[2]。文化大革命後,中央音樂學院教授金鐵霖在民族唱法教學中融入和美聲唱法技巧[3][4]。
郁鈞劍在2016年的《郁鈞劍歌唱問答111例》一書中指出:當代中國,尤其是音樂學院中,所謂的民族唱法本質上都是美聲唱法,而非中國本來的民族唱法,他說:[5]
“ | 美聲唱法要求聲音位置、共鳴和氣息的統一,而民族唱法講究『韻味』,不在於嗓門有多大、調門有多高。甚至為了表現歌曲的意境內涵,民族唱法不惜刻意運用那些被『科學方法』認為是錯誤的『白聲』和『嗲聲』。現在很多歌手有一個誤區,認為民族唱法必須以美聲訓練做基礎,因此,真正的民族唱法訓練和演唱已經失去了。 | ”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