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真鮰(學名:Ictalurus punctatus)又名河內鯰魚、美洲河鮎(英語:channel catfish),是北美洲主要的一種鮎魚。它的官方產地為美國的密蘇里州、艾奧瓦州、內布拉斯加州、堪薩斯州和田納西州,它的俗稱是「鉗貓(channel cat)」。在美國,斑真鮰是當地人們最喜愛捕捉的一種魚,每年約有800萬人捕捉它,因而其在水產業的知名度很大。[2][3]斑真鮰在中國大陸引進之後也稱為清江魚。
分佈和產地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0/Ictalurus_punctatus1.jpg/640px-Ictalurus_punctatus1.jpg)
斑真鮰源於新北界,分佈在魁北克和美國的東部和北部,在墨西哥北部亦有其分佈。後來這個品種被引進到歐洲的內陸湖和馬來西亞的一些地方。[4]它們生長在溪流、江河、水庫、天然湖和池塘里。由於它們習慣把卵放置在裂縫、洞穴和碎片裏,以防止它們被大風沖走,因而也被稱為「鉗貓」。[5]加拿大的斑真鮰數量很大,不僅棲息在五大湖,尼皮貢湖一帶也有廣泛分佈。中國的南方廣泛養殖,作為經濟魚類。
特點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4/Chuck_The_Channel_Cat_-_Catfish_Statue_-_Selkirk_Manitoba.jpg/640px-Chuck_The_Channel_Cat_-_Catfish_Statue_-_Selkirk_Manitoba.jpg)
斑真鮰有着十分靈敏的嗅覺和味覺。在斑真鮰的鼻腔中的小坑是個高靈敏的嗅覺器官,這些器官能讓斑真鮰的嗅覺更靈敏,以至於它可以在一部分水裏發現一億個氨基酸。另外,在它們的全身有很多的味蕾。在斑真鮰嘴附近的4條鬍鬚上,每平方毫米就有約25個味蕾。這個特殊的味蕾結構和它的嗅覺使它可以在黑暗、有色或渾濁的水域里相對容易覓食。
捕捉方法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8/Channelcat.jpg/640px-Channelcat.jpg)
斑真鮰很容易被天然物質做成的餌料捉住,比如蟋蟀、爬行動物、小魚、鯡魚、小龍蝦、蛙、 鮎魚、翻車魚和吸口鯉。斑真鮰可以被象牙皂做成的餌料抓住,還可以用有臭味的餌料來抓它,比如死魚、死龍蝦、大蒜、血液、肝臟、肉、奶酪、麵團,甚至酷愛粉都可以。[6]有時這些臭餌料可以改制成麵粉球或粉末狀的物品,掛在釣魚鈎上。還可以把制好的這些掛在管子底部,慢慢地拴在釣魚鈎上。像雞肝、小蝦、狗食、魷魚和泡泡糖這些能在雜貨商店買到的東西也可以抓住許多魚。
用細頸繩、曳釣繩、樹枝繩和田埂繩釣斑真鮰,都是除了傳統杆子和捲筒之外的流行的捕捉斑真鮰的方式。還有的方法就是用圈子套,也叫「板條套子」,是一種有角度的入口的木圈子,再加上金屬套。特有的餌料是變質的奶酪和狗食。用斑真鮰套子捕到的斑真鮰一天在100個左右。
沒有安裝釣魚鈎的垂釣者要特別小心斑真鮰胸部的尖刺及它鋒利的鰭。
其長度和高度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1/CCatfish.png/640px-CCatfish.png)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