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羅生門效應(英語:Rashomon effect)是一個講述目擊者們在提及一事件時的證詞並不可靠,且給出自相矛盾的解釋或描述的心理學術語,在犯罪學社會學社會科學中亦有使用。

概述

羅生門效應的命名來源來自黑澤明在1950年執導的電影《羅生門》,其中的四名目擊者以四種相互矛盾的方式描述了一起謀殺案[1]。該術語涉及到眾人的動機、處理事件能力、就案發狀況的描述與值得爭論的演繹、對事件的證據的說詞不一,以及人類感知、記憶和描述上的主觀性與客觀性[2][3]。在現代學術背景下,羅生門效應被定義為一「對理解複雜和含糊的情況所需的知識論框架或思維、認知和記憶方式」的術語[4]。2015年11月6日,帝博大學媒體與電影學助理教授布萊爾·戴維斯(Blair Davis)與西門菲莎大學的羅伯特·安德森(Robert Anderson)和王建(Jan Walls)一同出版了《羅生門效應:黑澤明、羅生門及其遺產》(Rashomon Effects: Kurosawa, Rashomon and their legacies),以研究該術語的歷史及其在電影、文學、法學、心理學、社會學和史學的應用[5]

利茲貝克特大學客座教授瓦萊麗·亞利亞(Valerie Alia)將羅生門效應稱為「羅生門原理」(The Rashomon Principle),她自1970年代末以來便一直使用這種變體,並在12年後首次發表在一篇關於新聞政治的文章中,之後又在1997年的文章《羅生門原理:寫民族誌的記者》(The Rashomon Principle: The Journalist as Ethnographer) ,以及2004年出版的著作《媒體倫理與社會變遷》中使用羅生門原理(Media Ethics and Social Change)一詞[6][7]。美國視覺人類學卡爾·G·海德英語Karl G. Heider於1988年在一人類學期刊上發表文章,為羅生門效應提出了一個有用的說明,他以這術語來表達感知的主觀性對回憶的影響,目擊者憑此能夠對事件產生截然不同但同樣合理的描述[8]

在2020年澳洲昆士蘭最高法院英語Queensland Supreme Court的《澳大利亞進步研究所有限公司訴昆士蘭選舉委員會和奧爾斯案(第2號)》中,兼任昆士蘭大學法學教授的彼得·阿普爾加思法官(Peter Applegarth)寫道:

羅生門效應描述了證人們如何以不同且矛盾的方式描述一事件,體現出他們是用主觀和利己主義的方式解釋自己的主張,而不基於客觀事實。當雙方都聲稱贏得了此案時,我們不應感到驚訝,畢竟羅生門效應顯而易見地左右了訴訟的結果[9]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Remove ads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