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莎琳·皮卡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罗莎琳·皮卡德

羅莎琳·懷特·皮卡德(英語:Rosalind Wright Picard,1962年5月17日[1]是一位美國的學者和發明家,她是麻省理工學院擔任媒體藝術與科學教授,也是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情感計算研究組的發起人、創業公司Affectiva英語Affectiva與 Empatica 的聯合創辦人[2][3]

快速預覽 羅莎琳·皮卡德 Rosalind Picard, 出生 ...
羅莎琳·皮卡德
Rosalind Picard
羅莎琳·皮卡德在真理論壇(Veritas Forum)的科技與信仰話題中,討論「讓機器活起來:機械人能成為人類嗎?」(Living Machines: Can Robots Become Human?
出生 (1962-05-17) 1962年5月17日62歲)
母校麻省理工學院
網站web.media.mit.edu/~picard/index.php
科學生涯
機構麻省理工學院
論文Texture Modeling: Temperature Effects on Markov/Gibbs Random Fields(1991)
博士導師Alex Pentland英語Alex Pentland
Jae Soo Lim
Sanjoy K. Mitter英語Sanjoy K. Mitter
關閉

生平

她的研究和發明獲得了許多認可。2005年,她獲提名成為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的院士。[4] 2019年,她因在情感計算和可穿戴計算方面的貢獻而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這是工程師獲得的最高職業榮譽之一。[5] 2021年,她因在個人健康和福祉的生理訊號感應方面做出的貢獻而被評為計算機協會 (ACM)院士。[6] 2021年,她當選為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7],該科學院旨在表彰對生活質量、經濟發展和社會福利產生切實影響的傑出發明。2022年,她榮獲國際倫巴第計算機科學研究獎 (International Lombardy Prize for Computer Science Research)[8],該獎項獎金為€100萬歐元,她將這筆錢捐贈給數字健康和神經病學研究,以幫助挽救癲癇患者和易患嬰兒猝死綜合症的兒童的生命。[9][10][11]

皮卡德於1997年出版了同名著作《情感計算》,開創了計算機科學的分支學科—情感計算[12][13]。該書描述了情感在智力中的重要性、人類情感交流對人際關係的重要作用,以及機械人和可穿戴計算機識別情感的可能影響。[14] 她在該領域的工作拓展了自閉症研究,並開發了可以幫助人類識別人類情感細微差別的設備。[15]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