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法国作家、诗人(1880—1918)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紀堯姆·阿波里奈爾(法語:Guillaume Apollinaire,1880年8月26日—1918年11月9日),法國詩人,劇作家,藝術評論家。其詩歌和戲劇在表達形式上多有創新,被認為超現實主義的先驅之一。
阿波里奈爾生於意大利羅馬,原名為阿波利納里·德·科斯特羅維斯基,母親是一位流亡羅馬的波蘭女貴族,父親據說是位意大利軍官,但從未承認他為兒子。他從小跟隨母親在法國南部的尼斯、摩納哥等地生活。1899年到巴黎任銀行職員,後當記者,1901年他到德國當家庭教師,一度愛上了自己學生的英籍女教師,後來以這段經歷創作了第一批詩作[1]。回到巴黎之後,他結識了包括畢加索、格特魯德·斯泰因、馬塞爾·杜尚在內的很多文學家,藝術家。寫過一批幻想故事比如1907年出版的色情小說《一萬一千鞭》,此書在當時廣泛流傳,後來被禁,直至1970年代才解禁[2]。
1911年8月羅浮宮名畫《蒙娜麗莎》被盜,9月7日阿波里奈爾因從一名俄國朋友那裏購買過羅浮宮失竊的埃及雕塑並曾宣稱「羅浮宮應該燒掉」而被捕,畢加索也被牽連接受審問,但一周後兩人都獲釋[3]。1912到1914年阿波里奈爾生活在孤獨中,他創作了一些詩歌,以《醇酒集》為題發表,在這部詩集中,他取消了標點符號,不顧詩歌的音節劃分,糅合了傳統和創新,對法國現代詩歌有較大影響。1913年他還發表了文學評論著作《立體派畫家》為立體主義運動辯護。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阿波里奈爾志願參軍,加入了法國國籍。1916年他頭部負重傷。回到巴黎之後,他受到新一代先鋒派藝術家的歡迎,和讓·谷克多一起提倡「新精神」成為這一派的領袖。1917年他完成了劇本《蒂雷西亞的乳房》,其中創造了「超現實主義」這個詞。1917年5月18日該劇上演,被視為超現實主義戲劇的開山之作。
阿波里奈爾還因對薩德侯爵的推崇而為人所知,他稱薩德為「曾存在過的最自由的靈魂[4]」1918年5月,他和一位「美麗的棕髮姑娘」結婚。同年11月他因西班牙流感去世,死後葬於巴黎拉雪茲公墓[5]。
去世之後不久,詩集《加利格拉姆》(意為「抒情的表意文字」)出版,在這些詩中他進一步拋棄了詩歌的形式,開始嘗試用詩句來構成圖案,對後來詩歌形式的發展產生了影響[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