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米嶺戰役(法語:bataille de la crête de Vimy)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西方戰線的一次戰役,發生於1917年。維米嶺戰役是阿拉斯戰役法語bataille d'Arras (1917)的序幕,也是加拿大所參與最有名的戰役之一。

Quick Facts 維米嶺戰役, 日期 ...
維米嶺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西方戰線的一部分

李察·積克英語Richard Jack於戰役後所繪畫的《維米嶺戰役》油畫。現藏於加拿大戰爭博物館英語Canadian War Museum
日期1917年4月9日-4月12日
地點50°22′46″N 02°46′26″E
結果 協約國勝利
參戰方
 德意志帝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 朱利安·賓英語Julian Byng 德意志帝國 路德維希·法肯豪森英語Ludwig von Falkenhausen
兵力
  • 4個加拿大師
  • 1個英國師
  • 總共170,000人[1]
  • 3個德軍師
  •  
  • 總共30–45,000人[2]
傷亡與損失
  • 3,598人死亡
  • 7,004人受傷[3][4]
  • 未知傷亡
  • 4,000人被俘[4]
Close

維米嶺是法國阿拉斯以北維米附近的山嶺。這個地方是德國在整個西部戰線守衛的最好的。因為維米嶺是高地,所以雙方都認為這是一個軍事戰略上重要的地方。英國和法國都在1915年進攻維米嶺,但結果都是失敗。

1917年,協約國決定再次向維米嶺進攻。此次執行進攻任務的是加拿大軍。直至到維米嶺戰役,加拿大軍在一戰中的角色不大。爲了贏得此戰的勝利,加軍將其4個統一來參與維米嶺戰役,並制定了良好的作戰方案。

加拿大軍在1917年4月2日開始用炮轟擊德軍的戰線。加軍用了超過一百萬的砲彈來轟擊維米嶺,此次轟擊持續了一個星期,是在這次戰役之前從未有過的,砲彈發射數量直到馬爾梅松戰役才被超越。在4月9日,加軍開始向德軍的防線進攻。加拿大軍投入大約3萬名士兵,用了大約兩個小時達到原本的目的地。

4月12日,加拿大以3,598名陣亡和7,104名士兵受傷的代價控制了整個維米嶺。而德軍方面有大約有2萬士兵陣亡,4千餘人被俘虜。

因為在維米嶺南面,英軍和澳軍沒有達到它們的目的,加拿大得到的領土實質上沒有太大的軍事戰略重要性。

可是在士氣上,這場戰役的勝利對加拿大影響很大。這場戰役是加拿大軍第一次獨立地參與一場戰役。而且,來自加拿大全國9個省份(紐芬蘭在1949年才加入加拿大聯邦)的加拿大軍人都有參與維米嶺戰役。有很多加拿大人説維米嶺戰役是「加拿大成長的日子」。

1922年,法國政府把維米嶺周圍100公頃(1平方公里)的領土送給加拿大來感謝加拿大在此戰役中的貢獻和犧牲。現在,屬於加拿大的維米嶺是個戰爭紀念博物館,由退伍軍人部管理。

  1. Nicholson 1962,第229頁.
  2. Turner 2005,第21–22頁.
  3. Moran 2007,第139頁.
  4. Nicholson 1962,第265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