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書院,是清代位於蘇州的一所著名書院,「紫陽」的名字出自著名理學家的朱熹的別號。當時,官辦學校一律以科舉考試為教學內容,而紫陽書院堅持主要講授朱熹理學,輔以有關科舉考試的內容[1]。創始人張伯行還聘請崇明縣教諭郭正宗、吳江縣教諭夏聲等人任教,一時匯集江南甚至全國各地的學生[2]。
歷史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理學家、江蘇巡撫張伯行在府學中創設紫陽書院[3]。清雍正三年(1725年),布政使鄂爾泰出資擴建書院。鄂爾泰對科舉深惡痛絕,改宋學為漢學[4][註 1]。其後,江蘇巡撫多次撥款以促進書院發展[5]。乾隆十三年(1748)蘇州知府傅椿重修書院。道光年間,書院根據當時形勢設置地理、算術、天文等課程,追隨洋務運動「中學為體,西學為同」的口號,但仍沒有擺脫儒學。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攻陷蘇州,文廟被燒毀,府學和書院成為廢墟。1874年,巡撫張樹聲耗費巨資在原址重建[6]。
榮譽
康熙皇帝賜額「學道還淳」。乾隆皇帝弘曆六次南巡,六次駐蹕。乾隆十三年(1748年),賜額「白鹿遺規」,並多御詩嘉勉,蘇州中學校園內至今仍保存着乾隆御碑牆[7]。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蘇州府學的學生錢棨連中三元,為了表示對他的紀念,府學中建立了「三元坊」[8],現在附近地區仍被稱作三元坊。清朝時期的27任山長全部是進士出身,其中彭啟豐、石韞玉為狀元,鄒福保、馮桂芬為榜眼[9],還有清代詩學家沈德潛、乾嘉名家錢大昕、近代改良家翁心存等著名學者[10]。在名師的指導下,紫陽書院培養出彭啟豐、石韞玉、吳鍾駿、錢棨、陸潤庠等狀元,鄒福保、王鳴盛等榜眼,成為全國一流的省城書院[11]。
參見
註釋
參考資料
參考書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