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米爾扎底·埃什基波斯語میرزاده عشقی‎,1893年12月11日—1924年7月3日),原名賽義德·穆罕默德-禮薩·庫爾德斯塔尼波斯語سید محمدرضا کردستانی‎),伊朗近代詩人、劇作家。他在詩歌創作上衝擊了波斯古典詩歌的格律拘束,而着重於情感表達抒發,這一創新為伊朗詩歌注入了現代派英語Modernist poetry風格,並為尼瑪·尤希吉英語Nima Yooshij的所繼承,成為近代伊朗新詩的重要特徵,即尼瑪詩派英語She'r-e Nimaa'i[1]

快速預覽 米爾扎底·埃什基, 出生 ...
米爾扎底·埃什基
Thumb
出生1893年12月11日
卡扎爾王朝伊朗哈馬丹
逝世1924年8月3日(1924歲—08—03)(30歲)
德黑蘭
墓地雷伊伊本·巴巴維墓地英語Ibn Babawayh Cemetery
影響於
關閉

生平

1893年,埃什基生於哈馬丹的一個平民家庭,雖然他能夠先後在兩所歐式學校接受教育,包括互助組織猶太統一聯盟英語Alliance Israélite Universelle開設的法語學校,並學會法語,但他最終仍未完成學業,可能是家庭經濟緊張所致[2]。爾後以求學德黑蘭為名離開家鄉,在伊斯法罕等各地徘徊。1915年他返回哈馬丹,並嘗試涉足報業。期間,他結識了詩人阿雷夫·加茲維尼英語Aref Qazivini等激進派民族主義人士。波斯戰役爆發後,他與阿雷夫一行人經泰西封前往伊斯坦布爾。在伊斯坦布爾,他參加了一所大學的哲學社科課程,並創作了輕歌劇《國君的復生》(Rastakhiz Salatin Iran Opera)、隨幾名德軍民兵,前往波斯庫爾德斯坦遊歷,但他卻因經濟緊張而往往需要在塔克西姆蓋齊公園的長椅上露宿[2][3]。自伊斯坦布爾回國後,他在哈馬丹與家人共度了一段時光,之後開始在報紙上尖銳地批評伊朗國內的政治體系[3]。1924年8月24日,他在德黑蘭的住宅中,被闖入的兩名身份不明的槍手殺害[2][4]

作品

與民族主義者的接觸、對戰爭的耳聞目睹、可能受青年土耳其黨人革命鼓舞的伊斯坦布爾之行,以及在塔克基思拉宮遺址的參觀等因素的影響下[3],埃什基在他的《國君的復生》表露出了強烈的波斯民族情懷[3][5],這齣劇目中,他以折衷主義[5]融合西方歌劇波斯傳統戲劇英語Persian theatre音樂英語Persian traditional music,吸取西方歌劇在戲劇性上的優勢、波斯戲劇在敘事上的特色,並融入了土耳其英語Turkish music (style)與高加索風格[3]。劇中,瑣羅亞斯德居魯士大流士等一眾波斯前伊斯蘭時期的歷史-神話人物的出場,在營造史詩氛圍的同時以此戲劇化的手法表達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而作者本人也在劇中,作為一位旅行者,也是唯一被賦予現實人格的角色而出現。劇中利用了伊朗國歌波斯語سلامتی دولت علیه ایران的旋律,並在一個段落中出現了1908年在巴庫首演、于澤爾·哈策貝育夫傑亨·哈策貝育夫英語Jeyhun Hajibeyli兄弟譜寫的歌劇英語Leyli and Majnun (opera)萊拉和瑪吉努中的一段旋律[5],其在在海外的波斯僑民間大獲成功,埃什基因此在德黑蘭特別得到了一些巴斯人的迎接[2][3]。此外,他還有浪漫主義詩歌如《瑪莉亞姆的三幅肖像》(波斯語سه تابلو مریم‎)等[6]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Remove ads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