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曼戰役
2022年乌克兰战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利曼戰役是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期間在利曼發生的一場軍事交戰,是烏克蘭東部攻勢中2022年頓巴斯戰役的一部分。第一次戰役於2022年5月23日開始,俄軍於當月27日佔領該城。
2022年9月中旬開始,烏軍在哈爾科夫反攻取勝後開始向此地發起進攻。9月30日,烏克蘭方面表示位於利曼的俄軍被烏軍包圍[8]。烏軍於10月1日由多個方向攻入利曼城內,此地俄軍除一部經扎里奇內向克里米納方向撤退外[9],均遭烏克蘭武裝部隊消滅[10]。俄羅斯國防部隨即稱為了「避免陷入包圍」,宣佈俄軍及其他親俄武裝放棄利曼的陣地並撤退。
背景
俄羅斯入侵一個月後,俄羅斯聲稱控制了盧甘斯克州93%的地區[11],烏克蘭在盧甘斯克州只剩下北頓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等的數個地方。俄羅斯軍隊在5月,接連於魯比日內戰役和波帕斯納戰役中戰勝,並因此希望能也奪取北頓涅茨克[12]。據報道,到4月6日,俄羅斯軍隊已經佔領了魯比日內市內6成的領土[13] ,炮彈和火箭「定期並持續地」落在北頓涅茨克市[14]。第二天,烏軍的第128山地突擊旅發動了攻勢,據報道將俄軍驅趕到距離克雷明納約六至十公里的地方。據報道,俄羅斯軍隊於2022年5月12日完全佔領了魯比日內和附近的小鎮[15]。
2022年5月中旬,利曼南部開展北頓涅茨河戰役,俄方屢次試圖渡過頓涅茨河,但都被烏方擊退[16]。俄軍在該戰鬥中的死傷,估計達400至485人[17][18]。
第一次利曼戰役
俄羅斯軍隊在利曼附近加強了進攻行動,並於5月23日取得了進展:他們對利曼北部發動攻擊,並在該市控制了至少一部分[19]。俄軍還加強了對阿夫迪伊夫卡的炮擊,並利用他們先前佔領新塞利夫卡的機會,向阿夫迪伊夫卡推進,並成功控制通往斯洛維揚斯克的高速公路[20]。翌日,俄軍加強了對市中心的攻擊,開始了巷戰。在炮兵和航空兵的支持下,俄軍在5月25日向利曼市發起進攻,佔領了該市約7成的領土。烏克蘭軍隊撤退到該市南部的地方繼續抵抗,但亦有一些士兵在圍攻期間投降[21]。
5月26日下午,最後一批烏克蘭軍隊為平民進行最後一次疏散,並為那些決定留守的平民留下補給。之後,他們從利曼撤離,摧毀了他們城裏最後剩下的一座橋[22]。烏克蘭總統顧問阿列斯托維奇表示該城已由俄軍控制[23],並與戰爭研究所的報道吻合。
翌日,烏克蘭國防部卻反口聲稱該城仍處於戰鬥中[23],聲稱他們的部隊繼續控制西南和東北部地區。其他烏克蘭官員也承認,利曼的大部分地區,包括該市中心,已由俄方控制[24]。英國此外也發佈了評估,認為該鎮截至5月27日,大多地區都已由俄方控制[25]。5月27日至28日,親俄武裝和俄軍也分別宣佈勝利[26] [27]。5月30日,烏克蘭軍方承認,俄軍已在利曼集結,並準備向斯洛維揚斯克進攻。
因利曼是鐵路轉運站,所以對俄軍標誌着戰略意義。同時,該勝利也間接加快了北頓涅茨克戰役的進程,令大部分的烏軍都撤退至北頓涅茨河的右岸。該情況一直維持至2022年9月上旬。
第二次利曼戰役
烏克蘭武裝部隊在9月初的哈爾科夫反攻中取得勝利,將俄軍逐出了巴拉克利亞-庫皮揚斯克-伊久姆一線。包括俄第20軍團在內的部分俄軍殘部潰退至利曼一帶,與俄方部署於此處的偽軍部隊一道開始防禦該城。
9月3日,烏克蘭軍隊渡過頓涅茨河收復了奧澤爾內[28]。9月5日,烏克蘭軍隊攻入舊卡拉萬。[29] 9月10日,烏克蘭軍隊的武器和裝備已運抵利曼,同時烏軍在利曼郊區與俄軍交火。[30][31]
9月中旬,烏克蘭武裝部隊渡過北頓涅茨河開始襲擊克雷明納與利曼之間的俄軍補給線,而另一路烏軍則從利曼西側渡過奧斯基爾河,從利曼西北側開始對此區域的俄軍展開攻擊。至9月底,烏軍在利曼西-西北同東南兩方向上均取得進展。9月29日,戰爭研究所發佈的評估認為俄利曼集團的數條後勤補給線路已被切斷[32]。

在收復奧澤爾內和舊卡拉萬之後,烏軍繼續攻打迪布羅瓦和布魯西夫卡以鞏固戰果。9月17日,烏軍收復了利曼西南6公里處的休羅韋[33]。
烏克蘭軍隊向利曼東南方向的揚皮爾推進。烏軍也收復了盧甘斯克州的比洛霍里夫卡,不僅打破了俄軍對盧甘斯克州的全面控制,而且為烏軍對利曼的進攻打開了另一條通道[34]。
9月27日,一些俄國軍事博主聲稱,烏克蘭偵察部隊和破壞小組已經從比洛霍里夫卡及附近渡過了北頓涅茨河,穿越樹林並在距利曼東北14公里的托爾斯凱和距利曼東南13公里的揚皮爾出現[35]。
9月30日,烏軍收復了揚皮爾。
9月28日,烏軍第81旅和國民警衛隊一起收復了新塞利夫卡,並繼續向利曼進軍。
具體戰況待補充。
本次戰役的勝利發生在普京宣佈俄羅斯吞併烏克蘭四個州之後僅僅一天之內,而利曼恰恰位於普京聲稱的「新俄羅斯」領土之內。車臣首腦卡德羅夫和瓦格納集團負責人普里戈津均對撤退表示不滿,並認為責任在於俄羅斯軍隊高層[36]。而在戰役層面,利曼是自哈爾科夫-伊久姆方向通往錫韋爾斯克、索萊達爾和巴赫穆特交戰區一線乃至整個頓巴斯戰區的重要鐵路樞紐,同時其東北部和東部的公路分別通往斯瓦托韋和克雷明納-魯比日內方向,這幾座城市都位於盧甘斯克州,且是通往其南部北頓涅茨克城市群的重要鐵路樞紐。佔領利曼使得烏軍在接下來的軍事行動中無論是繼續防守錫韋爾斯克、索萊達爾和巴赫穆特防線還是向盧漢斯克州發動進一步的反擊都能獲得後勤補給方面的優勢。而與此同時,清除這一區域的俄軍也使得頓巴斯地區烏方重要的後勤節點斯洛維揚斯克能免遭俄軍炮擊,發揮更大作用。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