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第九巡迴上訴法院(英語:United State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Ninth Circuit,案例引用為9th Cir.)是美國的13個聯邦上訴法院之一,其管轄範圍包括加利福尼亞州、華盛頓州、亞利桑納州、愛達荷州、夏威夷州、內華達州、蒙大拿州、俄勒岡州和阿拉斯加州,對這些州的以下美國聯邦地區法院擁有上訴管轄權:
- 美國阿拉斯加聯邦地區法院
- 美國亞利桑納聯邦地區法院
- 美國加利福尼亞中區聯邦地區法院
- 美國加利福尼亞東區聯邦地區法院
- 美國加利福尼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
- 美國加利福尼亞南區聯邦地區法院
- 美國夏威夷聯邦地區法院
- 美國愛達荷聯邦地區法院
- 美國蒙大拿聯邦地區法院
- 美國內華達聯邦地區法院
- 美國俄勒岡聯邦地區法院
- 美國華盛頓東區聯邦地區法院
- 美國華盛頓西區聯邦地區法院
同時,第九巡迴上訴法院還對以下兩個聯邦屬地法院擁有上訴管轄權:
- 關島地區法院
- 美國北馬利安納群島地區法院
第九巡迴上訴法院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三藩市,一共有29位在職法官,16名資深法官,在全部13個聯邦上訴法院中規模最大的一個。法院通常開庭聆訊的地點包括華盛頓州西雅圖的威廉·兼三·中村法院,俄勒岡州砵蘭的先鋒法院,三藩市的詹姆斯·R·布朗寧聯邦上訴法院大樓和帕薩迪納的理查德·H·錢珀斯聯邦上訴法院。不過偶爾也會在管轄範圍內的其它地點聆訊案件。雖然法官經常外出巡迴審案,不過法院一般都會安排在西雅圖或砵蘭審理北部巡迴區的上訴案件,在帕薩迪納審理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巡迴區的上訴案件,在三藩市審理內華達、亞利桑納、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亞北部巡迴區的上訴案件。由於案件雙方的律師在案件開庭審理前必須親自到場,因此法院這樣的安排也有助於節省所有人路途上所需花費的時間和經濟成本。
歷史和背景
由於美國西部人口數量的快速增長和管轄範圍的不斷擴大,第九巡迴上訴法院早已是規模最大的聯邦法院,管轄範圍僅次於聯邦最高法院,但法官數量卻超過其兩倍(包括首席大法官,聯邦最高法院一共也只有9位大法官。1891年3月3日聯邦國會建立了第九巡迴上訴法院,其管轄範圍為加利福尼亞州、愛達荷州、蒙大拿州、內華達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從此以後,一旦有偏西部的新州和領地加入聯邦,基本上就劃入了第九巡迴法院的上訴管轄範圍。如1900年增加的夏威夷領地,1912年增加的亞利桑納州,1948年增加的阿拉斯加州,1951年增加的關島以及1977年增加的北馬利安納群島。第九巡迴上訴法院甚至還對遠在中國的一個法院擁有上訴管轄權,即1906至1943年的上海美國法院[2](上海美國法院僅對當時在中國的少量美國人進行域外管轄,因此中國當時約4.3億的人口數不會統計在下表中)。
年份 | 管轄範圍 | 人口總數 | 佔全國比例 | 在職法官人數 |
---|---|---|---|---|
1891 | CA、ID、MT、NV、OR、WA | 2,087,000 | 3.3% | 2 |
1900 | CA、HI、ID、MT、NV、OR、WA | 2,798,000 | 3.7% | 3 |
1920 | AZ、CA、HI、ID、MT、NV、OR、WA | 7,415,000 | 6.7% | 3 |
1940 | AZ、CA、HI、ID、MT、NV、OR、WA | 11,881,000 | 9.0% | 7 |
1960 | AK、GU、AZ、CA、HI、ID、MT、NV、OR、WA | 22,607,000 | 12.6% | 9 |
1980 | MP、AK、GU、AZ、CA、HI、ID、MT、NV、OR、WA | 37,170,000 | 16.4% | 23 |
2000 | MP、AK、GU、AZ、CA、HI、ID、MT、NV、OR、WA | 54,575,000 | 19.3% | 28 |
2007 | MP、AK、GU、AZ、CA、HI、ID、MT、NV、OR、WA | 60,400,000 | 19.9% | 28 |
2009 | MP、AK、GU、AZ、CA、HI、ID、MT、NV、OR、WA | 61,403,307 | 19.72% | 29 |
不過聯邦國會從未在菲律賓建立過聯邦地區法院,第九巡迴上訴法院也從未對該國涉及美國公民的案件有過上訴管轄權。實際上所有在菲律賓大理院提出的上訴將直接由聯邦最高法院審理[3]。1979年,經國會通過的1978年破產改革法案授權,第九巡迴上訴法院成為首個設立有破產上訴委員會的聯邦法院[4][5]。
法院目前人事組成
截止2013年4月1日,法院所有在職法官如下[6]:
編碼 | 姓名 | 工作地點 | 出生年份 | 任職年份 | 首席法官 | 提名總統 |
---|---|---|---|---|---|---|
62 | 亞歷克斯·科金斯基 | 帕薩迪納 | 1950 | 1985 | 2007年至今 | 朗奴·列根 |
50 | 哈瑞·普里格森 | 洛杉磯 | 1923 | 1979 | — | 吉米·卡特 |
57 | 史蒂芬·萊恩哈特 | 洛杉磯 | 1931 | 1980 | — | 吉米·卡特 |
65 | 達爾姆德·奧斯康蘭 | 砵蘭 | 1937 | 1986 | — | 朗奴·列根 |
74 | 西德尼·托馬斯 | 比靈斯 | 1953 | 1996 | — | 比爾·克林頓 |
75 | 巴瑞·G·西爾弗曼 | 鳳凰城 | 1951 | 1998 | — | 比爾·克林頓 |
76 | 蘇珊·P·格拉伯 | 砵蘭 | 1949 | 1998 | — | 比爾·克林頓 |
77 | M·瑪格麗特·麥克科恩 | 聖地牙哥 | 1951 | 1998 | — | 比爾·克林頓 |
78 | 金姆·麥克萊恩·沃德羅 | 帕薩迪納 | 1954 | 1998 | — | 比爾·克林頓 |
79 | 威廉·A·弗萊徹 | 三藩市 | 1945 | 1998 | — | 比爾·克林頓 |
81 | 羅納德·M·古爾德 | 西雅圖 | 1946 | 1999 | — | 比爾·克林頓 |
82 | 理查德·帕茲 | 帕薩迪納 | 1947 | 2000 | — | 比爾·克林頓 |
83 | 瑪莎·S·伯爾仲 | 三藩市 | 1945 | 2000 | — | 比爾·克林頓 |
84 | 理查德·托爾曼 | 西雅圖 | 1953 | 2000 | — | 比爾·克林頓 |
85 | 強尼·B·羅林森 | 拉斯維加斯 | 1952 | 2000 | — | 比爾·克林頓 |
86 | 理查德·克里夫頓 | 檀香山 | 1950 | 2002 | — | 喬治·W·布什 |
87 | 傑·拜比 | 拉斯維加斯 | 1953 | 2003 | — | 喬治·W·布什 |
88 | 康蘇羅·瑪麗婭·卡拉漢 | 沙加緬度 | 1950 | 2003 | — | 喬治·W·布什 |
89 | 卡羅斯·比阿 | 三藩市 | 1934 | 2003 | — | 喬治·W·布什 |
90 | 米蘭·史密斯 | 埃爾塞貢多 | 1942 | 2006 | — | 喬治·W·布什 |
91 | 桑德拉·西格爾·艾庫塔 | 帕薩迪納 | 1954 | 2006 | — | 喬治·W·布什 |
92 | N·蘭迪·史密斯 | 波卡特洛 | 1949 | 2007 | — | 喬治·W·布什 |
93 | 瑪麗·H·慕奎阿 | 鳳凰城 | 1960 | 2011 | — | 貝拉克·奧巴馬 |
94 | 摩根·克里斯騰 | 安克雷奇 | 1961 | 2012 | — | 貝拉克·奧巴馬 |
95 | 傑奎琳·阮 | 帕薩迪納 | 1965 | 2012 | — | 貝拉克·奧巴馬 |
96 | 保羅·J·沃特福德 | 帕薩迪納 | 1967 | 2012 | — | 貝拉克·奧巴馬 |
97 | 安德魯·D·赫威茲 | 鳳凰城 | 1947 | 2012 | — | 貝拉克·奧巴馬 |
編碼 | 姓名 | 工作地點 | 出生年份 | 任職年份 | 首席法官 | 資深狀態起始年份 | 提名總統 |
---|---|---|---|---|---|---|---|
38 | 阿爾弗雷德·古德溫 | 帕薩迪納 | 1923 | 1971–1991 | 1988–1991 | 1991 | 理查德·尼克遜 |
39 | 約翰·克里福德·華萊士 | 聖地牙哥 | 1928 | 1972–1996 | 1991–1996 | 1996 | 理查德·尼克遜 |
43 | 小普羅克特·拉爾夫·赫格 | 雷諾 | 1931 | 1977–2002 | 1996–2000 | 2002 | 吉米·卡特 |
46 | 瑪麗·M·施羅德 | 鳳凰城 | 1940 | 1979–2012 | 2000–2007 | 2012 | 吉米·卡特 |
48 | 約瑟夫·傑羅姆·法里斯 | 西雅圖 | 1930 | 1979–1995 | — | 1995 | 吉米·卡特 |
49 | 亞瑟·勞倫斯·阿拉康 | 洛杉磯 | 1925 | 1979–1992 | — | 1992 | 吉米·卡特 |
53 | 多蘿茜·懷特·尼爾森 | 帕薩迪納 | 1928 | 1979–1995 | — | 1995 | 吉米·卡特 |
54 | 小威廉·C·坎拜 | 鳳凰城 | 1931 | 1980–1996 | — | 1996 | 吉米·卡特 |
63 | 小約翰·T·諾南 | 三藩市 | 1926 | 1985–1996 | — | 1996 | 朗奴·列根 |
66 | 愛德華·里維 | 砵蘭 | 1929 | 1987–1997 | — | 1997 | 朗奴·列根 |
67 | 史蒂芬·S·特羅特 | 博伊西 | 1939 | 1988–2004 | — | 2005 | 朗奴·列根 |
68 | 費爾汀南德·法蘭西斯·費南德茲 | 帕薩迪納 | 1937 | 1989–2002 | — | 2002 | 喬治·H·W·布什 |
71 | 安德魯·克蘭菲爾德 | 費爾班克斯 | 1945 | 1991–2010 | — | 2010 | 喬治·H·W·布什 |
72 | 米高·達利·霍金斯 | 鳳凰城 | 1945 | 1994–2010 | — | 2010 | 比爾·克林頓 |
73 | A·華萊士·田島 | 帕薩迪納 | 1934 | 1996–2004 | — | 2004 | 比爾·克林頓 |
80 | 雷蒙德·C·費舍爾 | 帕薩迪納 | 1939 | 1999–2013 | — | 2013 | 比爾·克林頓 |
以上列表中有兩位資深法官已經宣佈退休因而其席位出現空缺,第一個是史蒂芬·S·特羅特自2004年12月31日退休起空缺,第二個是雷蒙德·C·費舍爾自2013年4月1日退休起空缺。
參見
註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