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特朗普總統任期
2017至2021年的美国总统政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一次特朗普總統任期,亦稱為第一次特朗普政府,自2017年1月20日開始執政,而當勞·特朗普也於當日宣誓就職為第45任美國總統。同時,邁克·彭斯也同步就任第48任美國副總統。來自紐約的共和黨人特朗普在2016年總統選舉中擊敗民主黨提名人希拉里·克林頓後上任。就職後,他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沒有公職或軍事背景的總統。在2020年總統選舉中,他在第一個任期後輸給了前民主黨副總統祖·拜登,結束了他的第一個總統任期。
特朗普試圖廢除《平價醫療法案》,但沒有成功,但撤銷了個人授權。他尋求大幅削減包括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在內的主要福利計劃的支出。特朗普簽署了2017年《減稅和就業法案》,並部分廢除了《多德-弗蘭克法案》。他任命尼爾·戈爾薩奇、布雷特·卡瓦諾和艾米·科尼·巴雷特為最高法院法官。特朗普推翻了許多環境法規,退出了關於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並簽署了《美國戶外活動法案》,但後來發佈了一項行政命令,以削弱其影響。他簽署了旨在改革聯邦監獄的《第一步法案》。他頒佈了關稅,引發了中國、加拿大、墨西哥和歐盟的報復性關稅。他退出了跨太平洋夥伴關係談判,並簽署了《美墨加協定》,這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繼承者,但變化不大。特朗普監督了所有總統中第三大聯邦赤字增長;在特朗普執政期,由於支出增加和減稅,赤字大幅增加。
從2018年開始,特朗普對在美墨邊境被捕的移民實施了一項有爭議的家庭分離政策。他要求聯邦為邊境牆提供資金,這導致了美國政府歷史上最長的停擺。他部署了聯邦執法部隊,以應對2020年的種族動盪。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外交政策的特點是單方面行動,無視傳統規範和盟友。他的政府向沙特阿拉伯進行了大規模的武器銷售;拒絕幾個穆斯林佔多數國家的公民進入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並斡旋了《亞伯拉罕協議》,這是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的一系列正常化協議。特朗普從敘利亞北部撤出美軍,允許土耳其佔領該地區。他的政府與塔利班達成了有條件的協議,於2021年從阿富汗撤軍。特朗普三次會見了朝鮮領導人金正恩。他退出了美國伊朗核協議,後來下令暗殺卡塞姆·蘇萊曼尼將軍,加劇了波斯灣的緊張局勢。
特朗普試圖向烏克蘭施壓,要求其宣佈對他的政治對手祖·拜登進行調查,這引發了眾議院於2019年12月18日的首次彈劾,但他於2020年2月5日被參議院宣佈無罪釋放。特朗普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反應緩慢,在信息傳遞中忽視或反駁了衛生官員的許多建議,並宣揚了關於未經證實的治療方法和測試可用性的錯誤信息。
在2020年總統選舉中輸給拜登後,特朗普提出了未經證實的廣泛選舉舞弊的指控,並發起了一場大規模的運動來推翻結果。在2021年1月6日的一次集會上,特朗普敦促他的支持者遊行到國會大廈,國會正在統計選舉人票,以正式宣佈拜登的勝利。其後一群特朗普支持者衝進國會大廈而暫停計票,並導致副總統邁克·彭斯和其他國會議員撤離。1月13日,眾議院以煽動叛亂為由,開始了以前所未有的第二次彈劾特朗普,但他在2月13日離任後再次被參議院宣告無罪。
背景

2015年6月16日,當勞·特朗普在特朗普大廈官邸正式宣佈競選2016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2016年5月,特朗普在共和黨總統初選後贏得多數代表的支持,成為共和黨的預定候選人,從而鎖定了提名。特朗普選擇印第安納州州長邁克·彭斯作為他的競選搭檔,並在2016年共和黨全國大會上正式被提名為共和黨候選人。
由於民主黨總統巴拉克·奧巴馬任期屆滿,民主黨提名紐約州前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為總統候選人,維珍尼亞州參議員蒂姆·凱恩為副總統候選人。
2016年11月9日凌晨,即大選的第二天,特朗普就被預測贏得威斯康星州,從而獲得足夠的選舉人票確保總統職位,成為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以304張選舉人票贏得總統大選,而希拉里獲得227張,但希拉里在全國普選中贏得了多數,比特朗普多出近290萬張選票。特朗普因此成為第五位在普選中失利後贏得總統職位的人。[1]選舉人票於2017年1月6日認證。在同時舉行的國會選舉中,共和黨在眾議院和參議院都保持多數席位,眾議院議長保羅·瑞安和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均留任。
過渡


總統過渡期是在特朗普贏得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後開始的,儘管特朗普早在2016年8月就已選擇比爾·哈格蒂開始籌划過渡期。在過渡期間,特朗普宣佈了內閣和政府的提名。
特朗普於2017年1月20日就職,接替巴拉克·奧巴馬擔任總統。他由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主持宣誓就職。[2]在17分鐘的就職演說中,特朗普描繪了一幅當代美國的黑暗畫面,承諾要結束由城市犯罪造成的「美國大屠殺」,並表示美國的「財富、實力和信心已經因海外就業機會的流失而消散」。他宣佈他的戰略是「美國優先」。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單日抗議活動「婦女遊行」於他就職典禮的第二天舉行,其動機是對特朗普及其政策和觀點的反對。[3]
政府
美國總統是美國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三軍統帥,根據1787年通過的美國憲法而設立,行使憲法賦予的行政權,領導內閣和聯邦行政部門。總統每屆任期4年,連選連任不得多於2次,由選舉人團間接選舉產生。
-
當勞·特朗普總統
特朗普政府的特點是人員流動率創歷史新高,尤其是白宮工作人員。截至 2018 年初,白宮高級職位的人員流動率達到 43%。[4]本屆政府在頭兩年半的人員流動率比前五任總統整個任期的人員流動率還要高。[5]
截至2019年10月,特朗普任命的政治官員中,有十分之一曾是說客;在擔任總統不到三年的時間裏,特朗普任命的說客數量是其前任巴拉克·奧巴馬執政前六年任命的說客數量的四倍多[6]
特朗普的內閣包括擔任司法部長的前阿拉巴馬州參議員傑夫·塞申斯、擔任財政部長的銀行家史蒂夫·姆努欽、擔任國防部長的退役海軍陸戰隊將軍占士·馬蒂斯,以及擔任國務卿的埃克森美孚公司行政總裁雷克斯·蒂勒森。特朗普還聘請了在總統競選期間反對他的政客,如擔任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部長的神經外科醫生本·卡森與擔任駐聯合國大使的南卡羅萊納州州長妮基·黑利。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