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立陶宛總理(立陶宛語:Lietuvos ministrai pirmininkai),憲法規定,總理由立陶宛總統任免(經議會批准)。部長由總統根據總理提名任命。憲法還規定,立陶宛議會選舉之後或總統選舉時,政府要將其權力返還於總統,這就是說該國憲法並未明確規定政府的任期。
此外,憲法還規定,一經議會要求,政府總理或部長必須向議會說明其活動。如半數以上部長已經變動,政府必須由議會重新授權,否則政府須辭職。有下列四種情況,政府必須辭職:
憲法並規定,政府總理與部長均不得受僱於貿易、商務或其他私人機構及公司,不得接受政府工資等合法收入以外的任何其他報酬。
姓名 | 就任 | 辭任 | 政黨 | |
---|---|---|---|---|
1 | 奧古斯丁納斯·沃爾德馬拉斯 Augustinas Voldemaras |
1918年11月11日 | 1918年12月26日 | 立陶宛民族進步黨 |
2 | 米科拉斯·什萊扎維丘斯 Mykolas Sleževičius |
1918年12月26日 | 1919年3月12日 | 立陶宛農民大眾聯盟 |
3 | 普拉納斯·多維代蒂斯 Pranas Dovydaitis |
1919年3月12日 | 1919年4月12日 | 立陶宛基督教民主黨 |
(2) | 米科拉斯·什萊扎維丘斯 Mykolas Sleževičius |
1919年4月12日 | 1919年10月7日 | 立陶宛農民大眾聯盟 |
4 | 埃內斯塔斯·加爾瓦瑙斯卡斯 Ernestas Galvanauskas |
1919年10月7日 | 1920年6月19日 | 無黨籍 |
5 | 卡濟斯·格里紐斯 Kazys Grinius |
1920年6月19日 | 1922年2月2日 | 立陶宛社會民主黨 |
6 | 埃內斯塔斯·加爾瓦瑙斯卡斯 | 1922年2月2日 | 1923年2月23日 | 無黨籍 |
1923年2月23日 | 1923年6月29日 | |||
1923年6月29日 | 1924年6月18日 | |||
7 | 安塔納斯·圖梅納斯 Antanas Tumėnas |
1924年6月18日 | 1925年2月4日 | 立陶宛基督教民主黨 |
8 | 維陶塔斯·佩特魯利斯 Vytautas Petrulis |
1925年2月4日 | 1925年9月25日 | 立陶宛基督教民主黨 |
9 | 萊奧納斯·比斯特拉斯 Leonas Bistras |
1925年9月25日 | 1926年6月15日 | 立陶宛基督教民主黨 |
(2) | 米科拉斯·什萊扎維丘斯 Mykolas Sleževičius |
1926年6月15日 | 1926年12月17日 | 立陶宛農民大眾聯盟 |
10 | 奧古斯丁納斯·沃爾德馬拉斯 Augustinas Voldemaras |
1926年12月17日 | 1929年9月23日 | 立陶宛民族主義聯盟 |
11 | 約扎斯·圖貝利斯 Juozas Tūbelis |
1929年9月23日 | 1934年6月12日 | 立陶宛民族主義聯盟 |
1934年6月12日 | 1935年9月6日 | |||
1935年9月6日 | 1938年3月24日 | |||
12 | 弗拉達斯·米羅納斯 Vladas Mironas |
1938年3月24日 | 1939年12月5日 | 立陶宛民族主義聯盟 |
1939年12月5日 | 1939年3月28日 | |||
13 | 約納斯·塞紐斯 Jonas Černius |
1939年3月28日 | 1939年11月21日 | 立陶宛民族主義聯盟 |
14 | 安塔納斯·梅爾基斯 Antanas Merkys |
1939年11月21日 | 1940年6月17日 | 立陶宛民族主義聯盟 |
15 | 尤斯塔斯·帕列茨基斯 Justas Paleckis |
1940年6月17日 | 1940年6月24日 | 無黨籍 |
– | 文卡斯·克雷維-米凱維丘斯 (代) Vincas Krėvė-Mickevičius |
1940年6月24日 | 1940年8月25日 | 無黨籍 |
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後,設置人民委員會主席一職。
姓名 | 在職 | 離職 | 黨派 | |
卡濟梅拉·普倫斯克涅(代理) Kazimira Prunskienė |
1990年3月11日 | 1990年3月17日 | 立陶宛共產黨 右翼「薩尤季斯」支持 | |
1 | 卡濟梅拉·普倫斯克涅 Kazimira Prunskienė |
1990年3月17日 | 1991年1月10日 | 立陶宛共產黨 右翼「薩尤季斯」支持 |
2 | 阿爾貝塔斯·希梅納斯 Albertas Šimėnas |
1991年1月10日 | 1991年1月13日 | 立陶宛基督教民主黨 右翼「薩尤季斯」支持 |
3 | 格季米納斯·瓦格諾留斯(第一次) Gediminas Vagnorius |
1991年1月13日 | 1992年7月21日 | 無黨派 右翼「薩尤季斯」支持 |
4 | 亞歷山德拉斯·阿比沙拉 Aleksandras Abišala |
1992年7月21日 | 1992年12月2日 | 無黨派 右翼「薩尤季斯」支持 |
5 | 布羅尼斯洛瓦斯·盧比斯 Bronislovas Lubys |
1992年12月2日 | 1993年3月10日 | 無黨派 立陶宛民主勞動黨支持 |
6 | 阿道法斯·什萊扎維丘斯 Adolfas Šleževičius |
1993年3月10日 | 1996年2月15日 | 立陶宛民主勞動黨 |
7 | 勞里納斯·明道加斯·斯坦科維丘斯 Laurynas Stankevičius |
1996年2月15日 | 1996年11月27日 | 民主勞動黨 |
8 | 格季米納斯·瓦格諾留斯(第二次) Gediminas Vagnorius |
1996年2月15日 | 1999年5月4日 | 祖國聯盟 /又稱保守黨 |
伊雷娜·德古蒂埃內(代理) Irena Degutienė |
1999年5月4日 | 1999年5月18日 | 祖國聯盟 /又稱保守黨 | |
9 | 羅蘭達斯·帕克薩斯(第一次) Rolandas Paksas |
1999年5月18日 | 1999年10月27日 | 祖國聯盟 /又稱保守黨 |
伊雷娜·德古蒂埃內(代理) Irena Degutienė |
1999年10月27日 | 1999年11月3日 | 祖國聯盟 /又稱保守黨 | |
10 | 安德留斯·庫比柳斯 Andrius Kubilius |
1999年11月3日 | 2000年10月26日 | 祖國聯盟 /又稱保守黨 |
11 | 羅蘭達斯·帕克薩斯(第二次) Rolandas Paksas |
2000年10月26日 | 2001年6月20日 | 立陶宛自由者聯盟 |
烏格紐斯·根特維拉斯(代理) Eugenijus Gentvilas |
2001年6月20日 | 2001年7月3日 | 立陶宛自由者聯盟 | |
12 | 阿爾吉爾達斯·布拉藻斯卡斯 Algirdas Brazauskas |
2001年7月3日 | 2006年6月1日 | 立陶宛社會民主黨 |
西格曼塔斯·巴爾奇蒂斯(代理) Zigmantas Balčytis |
2006年6月1日 | 2006年7月4日 | 立陶宛社會民主黨 | |
13 | 格迪米納斯·基爾基拉斯 Gediminas Kirkilas |
2006年7月4日 | 2008年11月28日 | 立陶宛社會民主黨 |
14 | 安德留斯·庫比柳斯(第二次) Andrius Kubilius |
2008年11月28日 | 2012年11月22日 | 祖國聯盟 /又稱保守黨 |
15 | 阿爾吉爾達斯·布特克維丘斯 Algirdas Butkevičius |
2012年11月22日 | 2016年12月13日 | 立陶宛社會民主黨 |
16 | 紹柳斯·斯克韋爾內利斯 Saulius Skvernelis |
2016年12月13日 | 2020年11月25日 | 無黨籍 立陶宛農民與綠人聯盟支持 |
17 | 因格麗達·希莫尼特 Ingrida Šimonytė |
2020年11月25日 | (現職) | 無黨籍 祖國聯盟支持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