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穎貴妃(1731年3月7日—1800年3月14日),巴林氏。蒙古鑲紅旗第一參領第十一佐領下人。都統兼二等輕車都尉納親之女,乾隆帝之貴妃。
雍正九年正月二十九日出生。巴林氏為蒙古鑲紅旗人,很大機會是在外八旗選秀中被指定為內廷主位,惟因檔案缺失而未知巴林氏的入宮年份及初始位份。乾隆十三年正月,巴林氏已經為那常在,同年四月十二日晉為那貴人[1]。
乾隆十六年(1751年)正月,詔封那貴人為嬪;六月初八日卯時,宮中行冊封禮,冊封巴林氏為穎嬪、陸氏為慶嬪[2]。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詔封穎嬪為穎妃,十二月十八日卯時行穎妃冊封禮[3]。在冊封禮舉行之前的十一月二十一日,乾隆帝賞予穎妃一盤珊瑚朝珠。十二月初,乾隆帝又以貴妃妃嬪等接冊寶,賞予穎妃等人一些銀兩。
乾隆二十九年 (1764年) 三月二十二日,穎妃下學規矩女子一人封武常在。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八月二十九日,和碩和嘉公主報病急;九月初一日身在熱河的乾隆帝下旨,命留京辦事王大臣通知章嘉活佛和留在北京的穎妃等人,要他們去公主府探病;九月初六日,儲秀宮令皇貴妃、景仁宮穎妃等前來公主府探視公主。怎料,在九月初七日,和嘉公主病情急變,皇貴妃急忙帶着穎妃、婉嬪、和靜公主、和恪公主,以及在壽康宮寡居的皇子福晉們趕到公主府,去見公主的最後一面;九月初十日,令皇貴妃帶領着穎妃等人前往和嘉公主府弔喪。
乾隆五十七年愉妃去世後,穎妃成為宮中資歷最深者,也順利成章進為後宮首領主位,是無名有實的後宮之主。
乾隆五十九年六月初一日,穎妃和固倫和孝公主抵達遙亭子。初二日剛啟程去熱河,卻下大雨,橋樑沖毀,復返回遙亭子。乾隆帝認為穎妃的病情、和孝公主的瘡症剛見好,行程過遠,難免顛簸受累,遲幾日抵達亦無不可。此外,著寄信予豐紳殷德,視水退後,即催上緊架橋,再行啟程。同年六月初三日,《永璘祕檔》記載:「常寧傳旨賞穎妃、十公主、豐紳殷德奶餅一匣,係格格進的計九十六箇。」
乾隆帝禪位前夕,穎貴妃從景仁宮搬到了永壽宮居住。
嘉慶元年六月,乾隆帝照例前往熱河避暑,並命嘉慶帝的皇后、貴妃一同前來熱河,皇后向嘉慶帝請旨:「到熱河給太上皇請安,進荷包不進?」嘉慶帝硃批:「我問過頴妃娘(娘),他說到熱河之日,應進如意、餑(餑)匣子,俱辦下了,皇后放心,預偹両個小荷包也使淂」[4]。
嘉慶三年(1798年)四月十五日,太上皇乾隆敕旨:「穎妃在位年久,且年屆七旬,著加恩封為貴妃。」;十月,因要冊封穎貴妃及芳妃,永壽宮、儲秀宮進冊寶、冊印。嘉慶帝嘉慶五年(1800年),晉為穎貴太妃,並和婉太妃一同居於壽康宮中[5]。
嘉慶五年(1800年)正月二十七日,嘉慶帝下旨批評永璘在穎貴太妃七十壽辰時,並未先行向他奏明,就擅自命令護衛太監等人到壽康宮呈進慶賀的禮物,經穎貴太妃處的太監奏明後,他才得知此事[6]。同年二月十九日,穎貴妃薨逝,享年七十歲。
嘉慶六年二月十三日,穎貴妃金棺葬入裕陵妃園寢。
穎貴妃家族世居喀爾喀地方,原隸鑲紅旗蒙古第一參領第十佐領,康熙十年改隸鑲紅旗蒙古第一參領第十一佐領,最初由穎貴妃曾祖父巴雅爾之兄員外郎雅圖負責管理此佐領(原為無根源公中佐領,乾隆四十三年奏准作為族中承襲佐領)。
年份 | 劇名 | 演員 | 劇中姓名 | 劇中稱謂 |
2018 | 延禧攻略 | 劉璐 | 巴林氏 | 穎貴人→穎嬪 |
2018 | 如懿傳 | 張佳寧 | 巴林·湄若 | 穎嬪→穎妃 |
2018 | 天命 | 盧宛茵 | 巴林氏 | 穎貴太妃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