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口銃,或稱盞口銃[1],中國在元末明初對大型火銃[2]的稱呼,因這種火銃相對於手銃來說銃身較重外形與口徑較大,須架在木架上擊發。明朝時大型投射火器的名稱開始被火砲(或大將軍[3])給取代。 《兵錄》中記載的碗口銃。 參見 火砲 火銃 手銃 參考 [1]碗、盞同義。 [2]碗口銃:記錄於明代何如賓所著的《兵錄·卷十二》;盞口銃:記錄於《明史·兵制四》,較小型的火銃稱為手銃。現存有元文宗至順三年(西元1332年)架上發射的盞口銃。 [3]炮與砲:在宋代皆用來指投石機(但炮也用來指投石機投射的爆裂物),且後來皆用來指大型投射火器。 這是一篇關於武器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閱論編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