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栗
大戟科石栗属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石栗(學名:Aleurites moluccana),別稱燭果樹、黑桐油樹、鐵桐、油果、檢果、海胡桃、南洋石栗、燭栗等,為大戟科石栗屬常綠闊葉喬木[4]。
石栗 | |
---|---|
石栗樹 | |
科學分類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薔薇類植物 Rosids |
目: | 金虎尾目 Malpighiales |
科: |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
屬: | 石栗屬 Aleurites |
種: | 石栗 A. moluccanus
|
二名法 | |
Aleurites moluccanus | |
異名 | |
Aleurites javanicus Gand. |
形態
石栗是一種常綠喬木,高達10米。樹皮暗灰色,淺縱裂至近乎光滑。小枝有星狀細毛或絨毛。葉卵形至披針形或闊菱形,互生,頂端長有兩枚淺紅色杯狀腺點,葉背灰白色,葉雙面被短柔毛,葉成長後表面禿淨,長10-20厘米,闊5-17厘米,葉柄長6-12厘米,全緣或3-7淺裂。花為聚傘花序,花乳白色至乳黃色,單性,雌雄同株,同序或異序,花序分枝及花梗披短柔毛或銹色星狀毛,花萼上具絨毛不規則3裂,裂片鑷合狀,花瓣5片呈倒卵狀披針形,長8毫米,雄蕊15-20生於披毛而隆起的花托上。果為核果卵形,披銹色星狀毛, 肉質,具木質種皮,堅硬如石,直徑5-6厘米。種子1-2顆,圓球狀側扁,含油分[5][6]。 花期4-10月,果期10-12月。
-
石栗花
-
石栗果
分佈
原生於馬來西亞及波里尼西亞等地[7],現分佈於廣東、廣西、雲南;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度[8],1903年由柳本通義氏從越南引進致台灣。因果實形狀貌似栗子,堅硬如石因而得名[7]。
種植
喜日光充足,土壤肥沃及排水良好的沙壤土,能抗乾旱但不耐寒,枝條抗風性弱易風折。主要以播種及扞插法繁殖。
用途
因石栗樹生長迅速,樹幹挺直,樹冠寬廣濃密有良好遮蔭效果,對市區的適應能力強,多作為市區的觀賞樹或行道樹[9]。果實含油量達65-70%,所榨取的油分可供製作油漆、肥皂、蠟燭等工業的原料,油分還可用作生物燃料供汽車直接使用[10]。油分還被利用作木材防腐、肥皂、燈油燃料及蠟染工藝。印尼人會將處理過的堅果拿來煮咖喱。
樹皮可減輕痢疾。果肉可食烤烘後味如花生[11],可作緩瀉劑,進食過量可引致腹瀉和嘔吐。在印尼油份被用作治療頭髮脫落、皮膚硬繭和便秘。搗成漿狀核仁和煮過的葉子可用作治療頭痛、潰瘍和關節腫大、具通經清淤熱、腹瀉等功效。新鮮的堅果含氫氰酸與微量毒蛋白質,有毒。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