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點病毒症候群(英語:White spot syndrome,簡稱WSS),是存在於對蝦科物種的一種白點症病毒(英語: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簡稱WSSV)感染。此病毒只存在於蝦類,但是由於病毒的毒性跟高傳染性,所以很快就會把大量的蝦群殺死。此病毒對蝦場經濟上和繁殖上有很大的影響,全世界多處均有海蝦養殖場都受到此病毒的影響,在數天內所有養殖的蝦都死光。
白點症病毒是這類病毒的唯一一種(所以也是這個屬的模式種),亦是線頭病毒科(Nimaviridae)唯一一個屬[1]。這些病毒以多種甲殼類動物為宿主[2][3],與其他棒狀病毒合稱為「白點症棒狀病毒複合體」(whitespot syndrome baculovirus complex)[4][5]。
此病毒最早是在臺灣的蝦場裏所發現的,發現時間為1992年[6]。於1993年時,在中國大陸也發現了此病毒,造成蝦群的損失[7],導致當地養蝦業近乎崩潰。緊接着同一年亦在日本及朝鮮半島爆發;1994年於泰國、印度及馬來西亞爆發。及至1996年,整個東亞 和南亞均受到嚴重影響。1995年末期,美國也發現了此病毒,然後1998年亦擴散至中美洲和南美洲、1999年蔓延至墨西哥。2000年在菲律賓出現,2011年在沙特阿拉伯出現。這時,除了澳洲以外的地方都找的到此病毒的蹤跡。直到2016年11月,澳洲昆士蘭的蝦養殖場也首次發現該病毒[8][9],成為最後一個免受病毒感染的蝦養殖地區。
目前並未有任何方法可治療。
為防範病毒爆發,可以對蝦的養殖場進行大規模嚴格的衛生消毒,調節水溫,以及用植物抗病毒抽提物。[10]對於未受感染的蝦苗,使之遠離環境壓力、再加上非常程度的保護,是防止病毒污染的有效管理手段。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