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杜鹃科鸦鹃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小鴉鵑(學名:Centropus bengalensis),又名番鵑、印度小鴉鵑,中國俗稱小毛雞、小烏鴉雉、小雉喀咕、小黃蜂,杜鵑科鴉鵑屬的一種。它的分佈範圍很廣,與其他幾個相似的物種有重疊。它通常棲息於有草和樹覆蓋的沼澤地帶。小鴉鵑體型較小,喙不太突出,頭部和背部的羽毛上有淺色的軸紋。它的後趾爪非常長,且有獨特的叫聲。與其他鴉鵑一樣,小鴉鵑也是少數顯示季節性羽毛變化的鴉鵑之一,但在野外難以區分性別。
小鴉鵑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鳥綱 Aves |
目: | 鵑形目 Cuculiformes |
科: | 杜鵑科 Cuculidae |
屬: | 鴉鵑屬 Centropus |
種: | 小鴉鵑 C. bengalensis
|
二名法 | |
Centropus bengalensis (Gmelin, 1788)
| |
亞種 | |
|
小鴉鵑由德國自然學家約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於1788年正式描述。格梅林在卡爾·林奈的自然系統修訂和擴充版中將小鴉鵑歸類為杜鵑屬(Cuculus),並為其創立了雙名Cuculus bengalensis。[2]格梅林的描述基於英國自然學家彼得·布朗於1776年所描述和插圖的來自孟加拉的「百靈足杜鵑」。[3]如今,小鴉鵑是約30種屬於德國動物學家約翰·卡爾·威廉·伊利格於1811年引入的鴉鵑屬(Centropus)之一。[4][5]屬名結合了古希臘語kentron意為「尖刺」或「刺」的詞語和pous意為「足」的詞語。[6]其種加詞「bengalensis 」意為「孟加拉的」。
現有六個亞種被認可:
過去,這個物種曾與馬達加斯加鴉鵑(Centropus toulou)一起分類,但DNA序列比較表明,小鴉鵑與黑鴉鵑(Centropus grillii)和菲律賓鴉鵑(Centropus viridis)的關係比與其他相關物種更為密切。[9][10]
這種鴉鵑體型較小,喙較短,後趾爪非常長,是屬內最長的。與許多其他鴉鵑一樣,整體羽毛呈黑色,長尾和棕紅色的翅膀。它們有兩種羽毛,繁殖期羽毛光亮,頭部和上背部的羽毛軸呈深色,而在非繁殖期羽毛較暗淡,頭部和背部的羽毛軸呈白色。翅膀覆羽的羽軸也呈淺色,顯示為棕色羽毛上的白色條紋。中央上尾覆羽有橫紋且非常長。虹膜為深棕色,而非褐翅鴉鵑的深紅色。幼鳥有黑色斑點、橫紋,顏色較棕。[11]小鴉鵑的叫聲包括一系列低沉的雙重「whoot-woot」或「kurook」音符,音調逐漸加快且音高下降。印尼的名稱dudut是擬聲詞。[9]
小鴉鵑的分佈範圍廣泛,西至印度次大陸(但不包括斯里蘭卡[11],儘管有一個來歷可疑的皮膚舊報告[12])向東延伸至東南亞。不同地區的大小和羽毛略有差異,並且指定了幾個亞種。指名形分佈於印度至泰國。亞種lignator較大,分佈於中國東南部和台灣。亞種javanensis較小,分佈於馬來半島沿岸的較大島嶼,延伸至菲律賓。一些島嶼型較大,包括sarasinorum,分佈於蘇拉威西、蘇拉群島、小巽他群島和帝汶。分佈於摩鹿加群島的medius是最大的。一些其他亞種,如philippinensis來自菲律賓和chamnongi來自泰國[13],並不一般被承認,並被認為形成了變異或中間羽毛。[9]分佈於南印度西高止山脈的種群分佈不均[14],可能構成一個不同的亞種。[11]
小鴉鵑單獨或成對出現在靠近森林的沼澤或草地中,主要棲息於低地。與其他鴉鵑一樣,它們不是巢寄生的杜鵑。它們的繁殖期從5月到9月,但主要是在印度6月降雨後繁殖,築巢在低矮的樹上,用草葉構建一個圓頂狀的巢。印度地區的平均巢卵數為3個,東南亞為2個,台灣為4個。雙方共同孵卵並照顧幼鳥。[11]
在中國,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