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瓦罕走廊(達利語: دالان واخان;普什圖語:واخان دهلېز,羅馬化:wāxān dahléz (В̌аҳан дахлез);烏爾都語: واخان راہداری ;波斯語:دالان واخان,羅馬化:dâlân vâxân;塔吉克語: Далан ваҳан;瓦罕語: В̌аҳан дахлез;色勒庫爾語: В̌аҳан дахлез;舒格南語: В̌аҳан дахлез)又稱阿富汗走廊、瓦罕帕米爾、阿富汗帕米爾[1],是阿富汗巴達赫尚省至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境內呈東西向的狹長地帶,位於帕米爾高原南端和興都庫什山脈北段之間的一個山谷。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一部分,也是華夏文明與印度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是帕米爾高原的八帕之一。
瓦罕走廊 | |||||||||
漢語名稱 | |||||||||
---|---|---|---|---|---|---|---|---|---|
繁體字 | 瓦罕走廊 | ||||||||
簡化字 | 瓦罕走廊 | ||||||||
字面意思 | Wakhan Corridor | ||||||||
| |||||||||
漢語別稱㈠ | |||||||||
繁體字 | 阿富汗走廊 | ||||||||
簡化字 | 阿富汗走廊 | ||||||||
字面意思 | Afghan Corridor | ||||||||
| |||||||||
漢語別稱㈡ | |||||||||
繁體字 | 瓦罕帕米爾 | ||||||||
簡化字 | 瓦罕帕米尔 | ||||||||
字面意思 | Wakhan Pamir | ||||||||
| |||||||||
達利語名稱 | |||||||||
達利語 | دالان واخان (dâlân vâxân) |
瓦罕走廊北依帕米爾高原南緣與塔吉克斯坦相鄰,南傍興都庫什山脈東段與巴基斯坦及巴控克什米爾相接,西起阿姆河上游的噴赤河及其支流帕米爾河,東接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3]
瓦罕走廊長約400公里,東西走向,其中在中國境內長約100公里,南北寬約3至5公里,最窄處不足1公里;其餘300公里在阿富汗境內,最寬處約75公里。中阿兩國在狹長的瓦罕走廊東端相毗鄰,邊界線只有92.45公里。[3]
瓦根基河發源於瓦根基達坂的西部,是瓦罕河的河源,往西流經走廊在布扎依貢巴德(Baza'i Gonbad), 匯合源出卡克馬同提尼湖西側的布扎依達里亞河(Boza'i Darya,也稱小帕米爾河) ,稱瓦罕河。
瓦罕河在Sarhadd出峽谷,然後在37°01′0″N 72°40′30″E與發源於佐庫里湖的帕米爾河河匯合,西流至Qala Panja後,稱噴赤河。
噴赤河西流經Langar然後在Ishkashim流出瓦罕走廊改往北流,在經過塔吉克斯坦山地巴達赫尚自治州首府霍羅格匯合其支流貢特河,在Rushon附近匯合其主要支流巴爾坦格河。然後它轉向西南,再曲折西流,匯合瓦赫什河後,稱阿姆河。
瓦罕走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其東、南兩面地勢較高,西、北部地勢較低。[3]
瓦罕走廊屬於高寒山區,每年除6、7、8三個月外,均為大雪封山期。中阿接壤的邊境地區基本上是人跡罕至的荒漠高原,地勢複雜,氣候惡劣,不適宜人類生存。[3]該地區是瀕危動物雪豹、馬可波羅盤羊的主要棲息地之一。[4]
瓦罕走廊歷史上曾是古絲綢之路的一部分,是華夏文明與印度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399年,東晉僧人法顯從長安沿古絲綢之路西行求佛,歸來後著有《佛國記》。法顯在書中描述經過蔥嶺的路程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四顧茫茫,莫測所之,唯視日以准東西,人骨以標行路」。[5]
627年,唐朝高僧玄奘啟程赴天竺那爛陀寺,途中經過瓦罕走廊,並於公元645年返回長安,將其所見所聞寫成《大唐西域記》。
747年,唐朝大將高仙芝率輕騎通過瓦罕走廊滅小勃律國,重新打通絲綢之路。
19世紀末,由於沙俄的擴張,中俄兩國曾在包括瓦罕走廊在內的整個帕米爾高原發生爭端。同時,俄、英兩大帝國由於在中亞地區爭奪勢力範圍,也不斷在阿富汗地區發生衝突。為避免進一步的衝突,1895年3月11日,英俄簽訂了《關於帕米爾地區勢力範圍的協議》,劃定兩國在帕米爾的勢力分界線,將興都庫什山北麓與帕米爾南緣之間的狹長地帶劃作兩國間的隔離帶,這條緩衝地帶就是瓦罕走廊。[3]
1963年11月22日,時任中國外交部長陳毅和阿富汗內務大臣阿布杜·卡尤姆在北京簽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富汗王國邊界條約》,對包括瓦罕走廊在內的邊界進行了劃分。依照該協議,兩國邊界線南起海拔5,630米的雪峰,北至海拔5,698米的克克拉去考勒峰(阿方稱波萬洛什維科夫斯基峰)。此邊界線是全世界時差最懸殊的陸地邊境(阿富汗和中國相差3個半時區),也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陸地邊境之一。[6] 中華民國政府主張新疆帕米爾高原與阿富汗國界尚未劃定,仍然是未定國界。[7]
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2021年7月期間,雖然阿富汗塔利班控制着該國90%以上的國土,但瓦罕走廊一直由北方聯盟及後繼的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政府控制,遠離戰火,因此不存在難民問題,而中國及美國等國家因此得以避免軍事介入。
瓦罕走廊在2010年共有居民約12,000人[8],西部地區主要居民為吉爾吉斯人,東部地區主要居民為塔吉克人,大都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屬於游牧部落,居民多用瓦罕語。 [3]瓦罕走廊大部分地區都是乾旱缺水的沙漠,僅有極少量的耕地,居民基本靠天吃飯。瓦罕走廊南部的山麓地帶零星分佈着一些高山牧場,雨季時易遭山洪襲擊。整個瓦罕走廊是阿富汗最為貧瘠的地區,[3]居民面臨着貧困、缺乏糧食、醫療和教育以及毒品、恐怖主義等一系列問題。[4]
2009年,媒體稱美國政府一直在和中國政府進行交涉,希望中國派兵支援阿富汗戰爭,並開放與阿富汗接壤的邊境地區,便於美國和北約從瓦罕走廊開闢一條新的補給線,為駐阿美軍和北約軍隊提供後勤服務。阿富汗政府也希望瓦罕走廊能夠重新成為中阿兩國之間的貿易通道。[9]中國方面已拒絕做出任何軍事承諾幫助駐阿美軍和北約部隊。[1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