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是松科松屬植物的樹脂化石,其狀態透明似水晶,色澤如瑪瑙。不透明的琥珀又稱蜜蠟。自新石器時代開始,它的美就被人們讚譽。琥珀能製成各種裝飾品,是從古至今備受重視的寶石。[1]
此條目論述以西方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1月1日) |
琥珀的硬度為2~2.5,用小刀甚至指甲可以刻劃。琥珀的相對密度為1.08,是已知寶石中最輕的物件,在飽和的濃鹽水中可以懸浮。
琥珀可分為五個級別,根據其化學成分的基礎上定義,因為它源於質感為軟和黏的樹脂,有時它會含有動植物的材料包裹其中。若琥珀在煤層中也被稱為樹脂體,而「灰黃琥珀 (ambrite)」這字詞是特別應用於在新西蘭煤層中找到的灰黃色琥珀[2]。模仿天然琥珀產生過程、以松香及昆蟲製成的產品被稱為「人工琥珀」。
形態
琥珀為非晶質體,外形各自相異,常見結核狀、瘤狀、水滴狀等;有些具放射狀紋理。一般產自礫石層的琥珀呈圓形、橢圓形或一定程度上磨圓的不規則形,並可能有一層薄的不透明皮膜。
分類
在商業上,常根據琥珀不同的成因、產地及特徵來進行命名。結合商業習慣稱呼,琥珀的主要類型有血珀、金珀、蜜蠟、金絞蜜、香珀、花珀、蟲珀、石珀、藍珀等,另外還有靈珀、水珀、明珀、蠟珀、紅松脂等其它類型。
歷史
中國古代認為老虎死時,精魄隨即進入地下,化為石頭,故稱之為「虎魄」,後改稱「琥珀」。英文字詞"Amber"是源自阿拉伯語"Anbar",中世紀拉丁語稱為"Ambar",以及中古法語稱為"Ambre"。這個英文字詞在14世紀的中古英語是指的是現在所謂的龍涎香,或稱為「灰琥珀」,是源自抹香鯨的一種堅實的蠟狀物質。在羅曼語族,這個詞的意義已經逐漸被擴展到早於在13世紀晚期之波羅的海琥珀。它最初被稱為「白色琥珀」或是「黃色琥珀」,這個名稱的英語早於15世紀早期已經使用[3]。
四千萬年前,歐洲北部有大片森林。那時的氣候溫暖,樹脂由今日松杉的祖先植物裏淌下。經過快速的地層掩埋、擠壓與地熱變化,使樹脂因此得以變成化石,直到今天。許多北歐大片的地方變成了海底,這就是何以世上的琥珀大多出產於波羅的海沿岸的原因。丹麥是全球第一個發現琥珀的國家[4]。
-
琥珀飾品
-
Coleoptera, Staphylinidae
-
Arachnida,Araneae
-
Coleoptera Scydmaenidae
-
Arachnida Pseudoscorpion
-
琥珀與蜘蛛化石
-
琥珀與螞蟻化石
產地
琥珀的產地眾多,主要有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波蘭、德國、丹麥、俄羅斯,緬甸,意大利的西西里島,美國的紐澤西州、懷俄明州、阿拉斯加州及日本、印度、法國、英國等地區,另外,台灣、新西蘭、中國也有少量琥珀出產。
全世界75%—85%的琥珀產於波羅地海沿岸的波蘭、俄羅斯、立陶宛等國家。波羅地海琥珀顏色金黃,透明與不透明的都有,品質佳,適於做為首飾。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